Image

用爱浇灌祖国未来 ——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江西日报)

2020-01-06

  本报记者 卞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万千家庭的希望。近年来,我省各级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组织发动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开展“大手握小手,听党话、跟党走”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关爱、保护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从小铸牢爱国魂

从“党史、国史、家乡史”教育到“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再到“腾飞中国、辉煌70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近年来,省关工委坚持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持之以恒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教育的开展,基地平台是基础。近年来,各级关工委依托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建设了912个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其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成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如今,这些基地已成为发挥“五老”作用和青少年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我省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近5年来,全省1.7万余名“五老”组成3590个关爱报告团,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累计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报告9.2万余场次。从2016年开始,各级关工委会同有关部门、学校普遍组织开展以聆听一次“五老”宣讲、阅读一本红色书籍、参观一次革命旧址、重走一次红色之路、参加一次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延续至今,引导广大青少年寻根铸魂、奋进向上。

架实结对关爱桥

将自身工作融入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一直是我省关工委组织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一号工程”,从2016年开始,省关工委创新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活动,努力为全省留守儿童等困难青少年做好事、解难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级关工委以一名老同志与一名青少年结对为基本模式,开展帮扶帮教,搭建起精准服务困难青少年的平台。

在帮扶帮教中,广大“五老”尽心尽责、无私奉献,佳话频传。其中,南昌市青山湖区上海路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夏志英,为了帮助寒门学子,花光自己的退休金,贴上子女给的生活费,甚至卖掉房屋,结对帮扶帮教了54名贫困学生;上犹县寺下镇87岁的老同志廖际云,与3名贫困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帮教对子,不仅在经济上予以资助,还教孩子们唱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义勇军进行曲》三首歌,鼓励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在榜样带动下,截至2019年底,全省广大“五老”、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结对帮扶青少年23.8万余人。在帮扶过程中,上千个关工委系统基金组织应运而生,共筹措帮扶资金4.6亿余元,搭建起一座座老少“心连心”互动、“手拉手”前行的桥梁,汇聚起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滚滚暖流。

织密扎牢安全网

为了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全省各级关工委将工作关口前移,组织“五老”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

从2018年开始,省关工委联合13家部门发起全省青少年“珍爱生命、防止溺水”活动,制作下发防溺水警示牌5.5万余块,夏季组织3.1万余名“五老”组成近2000支防溺水义务巡防队,并吸纳社会志愿者参与其中,以吹口哨、打铜锣、举红旗等多种形式巡查在危险水域第一线,促使我省近两年青少年溺水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大幅降低。

此外,我省大力推动青少年关爱阵地建设。近年来,着力推广武宁县“政府主导、关工委协调、部门参与、学校管理”的青少年关爱阵地建设新模式,南昌县关工、社工、义工“三工”联合行动的新举措,和抚州市东乡区“校中建家”、遂川县“阳光家园”的新经验。如今,全省已建设各类校外留守儿童活动场所6354所,以阵地建设有效破解了留守儿童“失管、失教、失爱”难题。

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暖童心。一项项得力举措、一次次关爱活动、一个个华发身影,正用大爱托举起红土地明天的太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