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鱼把头”的新年愿望:湖里“有鱼”日子“有余”(新华社)

2019-12-30
  12月27日,在查干湖冰面上,工人将刚打捞上来的大鱼扔上货车。  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据新华社长春12月29日电(记者徐子恒、魏蒙、司晓帅)下午4点的查干湖,冬日西沉,47岁的“鱼把头”陈立军在坚实的冰面上开着拖拉机,拉着千余米的渔网驶向次日捕鱼地。对陈立军的家族来说,直接从事传承千年的查干湖冬捕活动也已近百年。
  每年冬至后到春节前,是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渔民大规模冬捕作业的黄金时间。如今,查干湖冬捕奇观已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冬捕成为驰名中外的生态旅游品牌。
  冰面上,白茫茫的雾气让人看不清方向,循着“咔、咔、咔”的声音望去,慢慢可以看见一根铁锥在不断敲钻冰面。这里没有高科技定位仪器来确定鱼在湖中的位置,判断在何处下网靠的是“鱼把头”的功力。
  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站在结冰厚度超过50厘米的湖面上,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极寒环境的考验。渔民们齐声喊着号子,用长杆沿着冰窟把渔网输送至水里。七八个小时后,在清脆的扬鞭声下,8匹马喘着粗气拉动绞盘,渔网一寸寸从冰窟里浮出水面——数万斤鱼也连蹦带跳地“上岸”了。
  这样的冬季冰雪捕鱼,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种传统渔业生产方式。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
  不过,这项古老的技艺险些失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天气干旱、掠夺式捕捞等因素影响,查干湖面积从几百平方公里锐减到几十平方公里。“盐碱土刮人一脸、鱼苇绝迹,湖底碱土飞扬。”陈立军的父亲陈国文回忆道。
  为了生计,渔民们把河道内的水盛出来,熬盐、熬碱卖钱。那时候,陈国文每月仅32.5元的工资,要养活5口人,一家人经常要靠水煮土豆来填饱肚子。
  曾经“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水草丰美成了传说,湖畔人家深深体会到失去一湖清水的痛楚。痛定思痛,1976年当地政府下了决心:引松花江水复活查干湖!
  陈立军回忆,当时曾调动8万多名干部群众战严寒、斗酷暑,硬是用锹挖肩挑的方式修成了全长53.85公里的“黄金水道”,松花江水流进来,小水泊变回了大水泊。
  然而形势好转没几年,又出现新的困扰。靠自然增殖,渔业无法持续发展,夏季满湖都是渔网,冬季凿冰打冬网,掠夺式捕捞让查干湖一度失控。为避免“旱湖”再现,1992年至1995年,查干湖开始“投放鱼苗,封湖三年”,以恢复查干湖渔业资源。这三年间,陈立军常去外地打工。
  三年后,开湖了,陈立军回家观看出网场面。当拽出第一网时,他被惊呆了——硕大的胖头鱼扑腾直跳。封湖三年后“开湖有鱼”,渔民们开始重操旧业。而查干湖渔场也开始实施保护性捕捞,渔网网眼由1寸改为6寸,使渔民捕鱼时必须“抓大放小”。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查干湖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湖人在这里植树造林、退耕还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如今,丰水期查干湖总面积达500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
  12月28日是查干湖第十八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的日子。除了看冬捕、吃炖鱼、住民宿,今年景区内还增加了冰雕景观带、雪地游乐园等设施,令游客流连忘返。
  湖越来越美,鱼越来越肥。“不仅自家收入增加了,邻里乡亲腰包也鼓了。”陈立军感慨,查干湖环境好了,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返乡。
  眼看新年就要来了,陈立军希望儿子能娶上个好媳妇,生个好孩子,让传统渔猎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希望咱们查干湖‘年年有鱼’,好日子‘年年有余’。”陈立军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