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尊崇制度 严格执行制度 坚决维护制度 切实强化制度意识(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提升制度执行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强化制度意识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前提。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对制度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一项又一项制度改革,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围绕实现这一总目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正是依靠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党执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制度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善于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
强化敬畏和维护制度的意识。制度权威的树立是落实制度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明显增强、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敬畏和维护制度的意识,甚至顶风违纪、以身试法,最终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锒铛入狱,教训十分深刻。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少数”。制度要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认识和行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制度和法律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维护制度和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执行制度和法律就是实现党和人民共同意志。因此,必须自觉敬畏制度、维护制度,以制度律己,按制度办事。
强化严格执行制度的意识。治理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执行力。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制度执行是制度顺畅运行和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深刻认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决不在执行制度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制度执行既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也需要外在的强制性约束。要加强对制度执行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领导有力、执行坚决、监督全面的制度执行领导机制,确保党和国家所有制度都能得到有效执行,确保所有单位和个人都严格执行制度。制度执行必须突出一个“严”字,只有严格执行制度,同时对制度的执行进行严格督查,才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在坚持和巩固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度的意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一定的制度总是适应一定时期的特定需要而产生的,当形势发生变化、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时,就要修订和完善制度。因此,任何制度都需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善于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先进制度。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中国共产党人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要看到,同新时代的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地位相比,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还要下更大功夫。坚持守正创新,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我们就一定能够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执笔:周文彰 岳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