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李德威:科学苍穹里,有他的光亮(新华社)
本报记者陈聪
采访李德威,让我难忘的是这一串数据——终年56岁;40年潜心地质学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25年奔走在世界屋脊,用脚丈量冰原荒漠,行程8万多公里;临终前留下10个大字:“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一位地质学家留下的一段在探索中寻找真理之光的岁月。
这是一位为科学献身的“狂人”。
在学术研讨会上,他发现演讲专家讲的概念不对,敢于直接站出来反驳;在领导问他是否愿意担任学院院长职务时,他不假思索就说“我已经考虑清楚了,我不想当官,只想搞学术研究”;在他目睹汶川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他自掏腰包进行地震预测研究……
放弃职位、放弃名利、放弃轻松的实验室研究环境,选择了一条艰辛的道路,李德威短暂的一生艰辛而寂寥,却纯粹而高尚。
支撑他的,正是内心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正如李德威所说:“已成之见不可囿,已有之功不可恃,人类对于地球和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并没有完结,也永远不会完结。”
这是一位为国家为人民燃尽生命的“国士”。
在野外勘探总是险象环生,被狼狗咬伤、被牦牛攻击、被冰雪阻碍、被溜索卡在江中、被高原反应折磨……他攀登绝壁,结果晒脱了皮、嘴唇干裂、两手满是划开的口子;他野外科考,只能喝冰水、吃冰坨般的馒头、睡在羊圈里,还调侃说“羊粪多软啊,总比满地沙石的好,在羊粪上铺上床单,两边有石头垒的墙,晚上能挡风,里面比较暖和,对于我们风餐露宿的人来说,已经很奢侈啦”……
穿越科学的苍穹,我们在璀璨群星中总能找到相似的光亮——
1950年,李四光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越功勋;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同为湖北黄冈人的李德威拒绝留在国外的机会,他认为:“只有自己的国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乐此不疲,在高原“无人区”里让他着迷、让他不惜付出生命的,是曾经向世界地质学界发出的声音:“青藏高原是中国的,怎么能让西方人主导研究话语权?”
这是一位比喜马拉雅山更高大的人。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最关心的第一是科研,第二是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
他的同事、他的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他都主动帮忙,为同事解决入校指标,为学生家长看病送去钱物;在野外遇到危险,他总是把学生留在车上,自己出去探险,把最危险、最难爬、最长的路线留给自己;他胃出血,自己默默忍受,感冒数月不好也不去住院……
追寻着李德威在青藏高原千山万壑间的勘探足迹,一种在高原上蜿蜒着的生命脉动,最终定格为地质图幅上的五彩斑斓。
这条高原路,李德威一走,就是20多年。
忘不了,1990年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与蛇绿岩带的相遇,启发李德威提出不同于板块构造假说的“下地壳层流假说”;
忘不了,在冈底斯山脚下的墨竹工卡,李德威分析了这里的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数年后,国家西部地质矿产大调查验证了他的预测;
忘不了,他以最严格的标准制作西藏定结县等地的地质图幅,填补了这一地区地质图幅空白……
当李德威“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10个字让千千万万的网友泪奔时,我们的耳边仿佛还回响着病床上的他,紧握医生的手说的话:“对于死,我一点都不怕,我怕的是我的事业还没有完成……”
李德威曾经踽踽独行的科研之路,如今已经后继有人;在他的背后,一个个探寻科学星空、立志以身报国的身影,不再孤独、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