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积极推进“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江西日报)

2019-12-11

 ■ 曾巧生

  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鄱阳湖国家自创区”)获国务院批复,为江西的创新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对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支撑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要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研发创新成为独立的知识型产业与分工节点。知识和技术成为产品本身,创新分工日益专业化,科技创新正加速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创新资源在全球自由流动的趋势日益凸显。同时,技术进步加快和复杂性增加,科技创新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主体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态势,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开放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

  推进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要加大力度补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思想,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高端创新资源匮乏是我省发展的一大短板,提升创新能力是我省最紧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技术和产业的加速迭代,我们更要有后发赶超的紧迫感,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鄱阳湖国家自创区建设,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加强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用好国内国外两种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自主创新。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营造最佳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加大“放”的力度,提高“奖”的水平,构建普惠型创新政策体系;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探索“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链;把自创区作为“人才特区”来打造,探索更开放的人才评价和薪酬激励机制,实行更便捷的“人才绿卡”制度,营造“类海外”人才发展环境;发展风险投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夯实创新金融支撑。

  拓展创新合作路径。“走出去”嫁接全球创新链,探索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和项目离岸孵化新模式,将研发机构和招才引智的前沿窗口前移至技术发达国家,柔性汇聚和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引进来”促进自主创新,靶向引进全国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跨国公司来赣设立实验室、研发中心;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加强与驻外机构的对接,发掘国际创新资源。

  加大创新合作力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国外风险资本投资政策,引导和鼓励国内资本与境外资本合作设立创新孵化平台;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各类科技计划向外籍专家开放的力度,鼓励外籍专家领衔和参与江西科技项目,探索“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参股并购、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

  精选创新合作领域。创新合作要立足省情、精准定位。要紧密对接我省产业技术特点和创新需求,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省内急需的关键技术,梳理创新突破点,适度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注重应用研究、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施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技术专项等的培育扶持专案,实施项目化推进。

  (作者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