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做好“六稳”,安如磐石底气足(2019·中国经济观察②)(人民日报)

2019-12-10

  内外风险挑战并存,新老矛盾问题交织,2019年,中国经济巨轮驶入一段不平静的航程。

  经济会不会遇冷?外贸会不会下滑?生活会不会受影响?开年之初,一些人曾有担心。

  一年过去,中国经济以令人信服的表现让这些疑虑烟消云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作出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的决策部署。随着“六稳”工作的扎实推进、逐项落实,中国经济巨轮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矫健姿态。

      

  “六稳”举措,招招见效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字字千钧、招招见效。

  就业稳——“饭碗”端得稳,岗位更充足。

  “人社部门的140多万元援企稳岗资金真是雪中送炭!”广东省中山市木林森公司人力经理黄欣华说,用这笔钱开展技能培训,能让员工更适应岗位需要,也能让企业保持用工稳定。

  稳就业是“六稳”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面对总量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局面,稳就业政策有效发力,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前10月,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预期目标,调查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金融稳——风险控得严,服务更到位。

  “来70套电池设备,越快越好!”订单就在眼前,湖南湘潭银河新能源公司董事长王智却有些犹豫——流动资金不足、很难立马开工。这时,“银企对接”解了燃眉之急,“银行主动提供200万元贷款,公司快马加鞭、如期交货。”

  前三季度,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增强,地方政府债务约束强化,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牢牢守住。

  外贸稳——质效提升快,空间更广阔。

  莆田鞋质量差?那是过去!如今,一款品牌名叫“玩觅”的莆田造运动鞋热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品牌、提品质,一年外贸额猛增至5000多万元。”企业负责人郭景颇为自豪。

  从外销“大路货”到出口“高精尖”,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前11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8.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4.5%,增势平稳。

  外资稳——项目来得多,含金量更高。

  11月23日,我国重化工行业首个外商独资项目——投资百亿美元的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启动。来自德国的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将成立150多年来最大规模对外投资项目果断放在中国。

  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三星高端存储芯片项目在西安建成,外资药企辉瑞普强把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外资非但没撤离中国,反而纷至沓来。前10月,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7524.1亿元,同比增长6.6%。

  投资稳——增速稳得住,有效性更强。

  9月26日,投资约800亿元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举世瞩目的“金凤凰”展翅腾飞。

  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各方投资势头稳健。前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保持稳定。

  预期稳——信心树得牢,前景更美好。

  前10月,我国日均新登记企业近1.97万户;11月,制造业PMI为50.2%,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达到4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一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让企业和百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

  “六稳”护航,经济平稳

  前三季度GDP增长6.2%——2019年,在高基数上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六稳”工作扮演着什么角色,作出了哪些贡献?

  ——它是经济平稳的基石。做好“六稳”工作,让中国经济成功应对风险挑战,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

  多管齐下稳外贸,有效抵御外部风险。

  在许多国家出口下降的“寒潮”中,我国外贸依然保持了“热度”。“我国企业大力开拓多元市场,努力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以市场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打开了外部需求的广阔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

  多点发力稳投资,有力对冲下行压力。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制造业技改投资暖意盎然……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驱动下,企业积极更新设备、有序扩大生产;在不少重点领域,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多措并举促消费,激活释放市场需求。

  “双11”当天,天猫平台一小时成交量破千亿元;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8.1%……推动消费升级措施接连推出,消费表现越发抢眼。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力,中国经济动力强劲。

  ——它是结构调整的保障。做好“六稳”工作,使中国经济结构越来越优,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领跑工业,产业结构更优;服务业成为“压舱石”,民营经济成为“主力军”,就业结构更优;高端产品出口增速高,贸易伙伴布局广,外贸结构更优;投资主体多元,向高技术产业集中,外资结构更优……一年来,在“六稳”助力下,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韧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再上新台阶。

  ——它也是民生改善的后盾。做好“六稳”工作,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六稳”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这一年,钱包鼓、物价稳,百姓更有获得感。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前10月,CPI上涨2.6%,物价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

  这一年,补短板、惠民生,百姓更有幸福感。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生态环保……稳投资聚焦“补短板”,把钱花到刀刃上,也花到了老百姓心里。

  这一年,就业稳、岗位多,百姓更有安全感。种种指标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已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外部环境之变没有对就业造成明显冲击。

  “六稳”操作,注重实效

  “‘六稳’工作抓住了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与主要方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六稳’工作从需求与供给、内部与外部、经济与民生等方面多维发力、综合施策”……

  正如人们所说,一年来的“六稳”工作,就是一场上下齐心的攻坚战,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变化、驾驭大局的智慧与担当。

  ——以精准施策的手段推进“六稳”工作。

  一边实体经济“喊渴”,一边金融风险集聚,如何既能“解渴”又防风险?一边“有人没活干”,一边“有活没人干”,如何打通梗阻、匹配供需?

  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不少两难多难问题。精准施策的智慧,被多次运用到“六稳”工作中:

  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适当放宽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科创板正式开板……瞄准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稳金融政策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针对就业结构性矛盾,拿出1000亿元实施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稳就业“大礼包”贴心周到、细致入微。

  ——以统筹协调的方式推进“六稳”工作。

  “多项税收优惠叠加,让企业税负一下减轻1.5亿多元,能腾出大量资金抓创新、搞研发。”说起减税降费,豪迈集团董事长张恭运赞不绝口。

  1月,出台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4月,降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5月,实施降低社保费率方案;7月,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全年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的政策红利,不但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其吸纳就业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也点燃了投资热情、稳住了经营预期。一项“减税降费”,助力稳就业、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可谓一举多得!

  在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的同时,强调“严格规范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既助力稳投资也兼顾稳金融;发放援企稳岗补贴,既有利于稳就业,也帮助一些暂时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稳住预期……在推进“六稳”工作时,避免单打独斗、顾此失彼,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推进“六稳”工作。

  “新开办企业,不到三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营业执照!”江西省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说,“‘证照分离’改革的推行,让企业办事更‘神速’。”

  “今后10年,我们将在中国投资80亿元新建或升级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中国供应链高级副总裁麦睿恩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的相关举措,让外商更加看好在华发展前景。

  一年间,深化改革的鼓点密集擂响,稳住了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热情、长久经营的信心;一年间,扩大开放的步伐砥砺向前,中国企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市场成了外商眼中的投资热土,稳住了外贸外资大格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从体制机制上有力保障了“六稳”工作的顺利实施,也助力中国经济清路障、强体质,为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践充分证明,‘六稳’工作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认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继续做好“六稳”工作,“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特征明显。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就一定能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任尔风急浪高,我自安如磐石。在“六稳”工作护航下,中国经济巨轮正把准航向、劈波斩浪,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彼岸。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