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把名字“写”在大地上(新华社)

2019-12-06
  本报评论员易艳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经典问答,道出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土地情结。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人一生劳作在田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有人钻研农业科技,用专业知识帮助乡亲脱贫;还有人即使荣誉满身,最在乎的还是村民的好口碑……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对科学家“接地气”的生动赞语。12月1日的“新华全媒头条”,将这句话献给了钻研农业科技、投身科技扶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去年,这位“农民院士”曾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向中外媒体推销比鸵鸟蛋还大、重达5斤的“神奇土豆”。他在《自然》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200余篇科技论文,获得了20余项发明专利、18项重大奖励。然而,他始终心系农民、不忘初心,自称“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同样因农业科技受关注的,还有中国“菌草之父”林占熺。12月1日,在庆祝中非共和国成立61周年典礼上,林占熺等6名专家从总统图瓦德拉手中接过了“国家感谢勋章”。

  上世纪80年代,林占熺发明了用菌草代替木头养香菇、木耳的新技术,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等地走出了“一条中国菌草技术援外的新路”。

  即使年逾古稀,林占熺时刻不忘“为穷人做事,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如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到31个省份500多个县区,成千上万农民增加了收入;被称为“中国神草”的菌草,还被推广到106个国家,成为“给全世界的礼物”。

  虽然学历不及这两位农业专家,内蒙古武川县山林虫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姜和平依然被村民们称为“鸡博士”。本周,新华社“脱贫攻坚风采录”专栏报道了姜和平的故事。

  近30年来,姜和平不断摸索新的养殖方式、提升养殖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他还带动贫困户发展生态养殖,将自己探索出的新养殖技术、培育的优良土鸡品种分享给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养的土鸡“飞”出穷山窝。

  如果说“鸡博士”的故事主题是飞出农村,“邢燕子”的故事则是飞回农村。本名叫邢秀英的她,是本周新华社“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一篇报道的主角。

  1958年,出生在北京的邢秀英中学毕业后,本可以继续升学,但她决定要“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投入农业生产中。在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司家庄,以邢秀英为代表的“铁姑娘们”积极生产自救,带领村民顺利度过了灾荒,“燕子突击队”成了新闻焦点。

  可贵的是,出名后的“邢燕子”继续战斗在农业生产一线,誓言“永远扎根农村”,还保持了一贯的艰苦奋斗作风。后来,即便成了全国人大代表,担任领导职务,邢秀英始终参与农业生产。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邢秀英获得了“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与她一并获此殊荣的,还有山东省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报道的另一个人物。

  在王传喜的带领下,昔日“乱村”一跃成为集体产业总产值28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8万元的先进村。王传喜的200多本工作日志,见证了他为村民办实事的点滴。“在这个岗位上,感觉自己的担子沉甸甸的。绝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组织的信任,要尽最大努力,带领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扎根农村,贵在坚守初心。本周,“脱贫攻坚风采录”栏目还报道了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家孙建设的故事。他曾走遍全国苹果主产区,提出新的高效栽培模式,他也曾组建由河北农业大学5个学院、40多名不同学科专家参加的联合攻关团队,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治、果园装备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十年间,孙建设只干了“一件事”——“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地域社会经济环境,指导当地建立适合本地的种植方式。”

  日前,2019年度“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从2010年至今,这个评选已到了第十个年头。那些将名字“写”在大地上的人,应该会赢得鲜花与掌声。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