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坚定办学方向 践行初心使命 发挥农科优势 服务“三农”发展——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纪实(江西日报)

2019-12-05

“五丰优T025”超级稻新品种

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指导白莲生产

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指导蜜蜂生产

修水宁红茶科技小院师生指导茶叶育苗

校党委书记黄路生院士、校长赵小敏深入大余县对口支援扶贫点



  □游金明  高 芸 欧一智

  11月16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江西)授牌仪式在江西农业大学举行。我省上高水稻科技小院、安远蜜蜂科技小院、广昌白莲科技小院、修水宁红茶科技小院、彭泽虾蟹科技小院、赣州食用菌科技小院、井冈蜜柚科技小院等7个科技小院授牌成立并正式运行。科技小院的建设是江西农业大学近年来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尝试,蕴含着该校师生不忘初心、深耕“三农”的精神传承和实践追求;凸显了江西农业大学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坚守和责任担当。

  不忘初心,为农业科技创新插上腾飞翅膀

  有着百年历史的江西农业大学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代代农大人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杨惟义教授在半翅目分类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水稻螟虫和仓贮害虫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对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指导作用。章士美教授创建的“昆虫地理学”开创了我国农林昆虫地理区划的先河……

  学校培养了我省自1955年以来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院士;获批了我省首家独立依托本省科技力量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6月由该实验室牵头,集成10所国内家猪基因组研究领域主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最新成果创建的GS(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研究利器——“中芯一号”正式上市,这是打破国际技术壁垒的重要实践,更是助力“华系种猪”走向世界的利器。

  几代江西农大人围绕水稻丰产提质增效,奔走于田间地头寻良种觅良法。1976年成功选育出化学杀雄杂交稻——“赣化2号”,并创1983年全国杂交稻单产最高纪录;1994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和证明了“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的作用”,该观点改变了两系杂交稻的研究方向;首次提出了“光温条件对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作用的两个基本模式”和“两用核不育系不育基因表达和育性恢复具有四个临界温度阈值”,该观点被誉为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研究中的转折性理论;2007年选育的中晚稻新组合“淦鑫688”为江西领到了首张超级稻“身份证”。学校先后选育了“五丰优T025”等6个超级稻在内的水稻新品种(组合)20余个。

  学校长期致力于长江中下游山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南方丘陵困难立地育林、植物区系、竹子等领域的研究。发现了植物系统学上非常重要的新属——华木莲属;培育的竹类新品种——厚竹(又名:厚壁毛竹)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成为我国首个获此保护权的竹类新品种。2018年该品种入选国家级林木良种,也是我国首个毛竹国家级良种。

  如今,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头猪”(种猪)、“一株稻”(超级稻)、“一只蜂”(蜜蜂)、“一棵树”(樟树)、“一根竹”(厚壁毛竹)、“一粒果”(猕猴桃)、“一枝花”(彩色油菜花)等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十二五”以来,全校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31项,其中作为牵头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奖励32项。众多种植、养殖等领域的研究均走在全省前列。

  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10月,2019江西智库峰会论坛在南昌举行。江西农业大学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承办的专题论坛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邀请享誉国内的多位“三农”问题专家学者出席,为我省乡村振兴把脉献策。

  江西农大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为支撑,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科技救灾”“产业基地示范”等一系列措施为我省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打造新型特色智库,助力“三农”决策服务。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智库项目共计100多项,智库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书面肯定性批示40余篇。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园林设计规划学科专家近三年参与制订江西省“十三五”农产品品牌建设规划、南昌市现代都市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江西省“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近30项。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学校积极推进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先后与南昌市、赣江新区、玉山县等80余个县(市、区)签订了科技合作战略协议,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正邦集团、大北农集团等100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和上饶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井冈山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签订了科技合作战略协议。通过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带动,一大批具有高应用价值的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了有效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学校改变原来单一的技术服务模式,探索出了一套通过契约式、组团式、协同式机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科技驿站、产业精准扶贫、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咨询服务等方式的“三式合一、五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新模式,使专家直接面向生产一线。目前该校已组建了60个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和法人特派团,200余位专家在90余个县市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与精准扶贫,与248个企业签订校企科技服务协议,每年现场技术指导2万余人次,培训乡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1.5万余人次。近三年,累计推广和解决关键技术260余项,推广、引进新品种45个。

  学校研发的“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项目成果,选育改良了我国20个生猪主产省35家大型种猪育种企业的84个核心育种群,破解了由仔猪大肠杆菌K88造成的腹泻致死这一困扰养猪生产的难题。“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应用研究”项目创建了4项用于种猪生长、肉质及抗病性状选育改良的分子育种专利技术,该技术在江西、河北等6省(市)应用育成了64个优质种猪核心群。在种猪育种研究领域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超过22.5亿元。学校先后选育的“五丰优T025”等20余个超级稻新品种(组合)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累计推广7178.7万亩,新增稻谷43.44亿公斤,为我国水稻生产“十四连丰”、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创建的双季稻“早蘖壮秆强源”等栽培技术模式,创造了在相同田块连续9年双季1875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并在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地累计推广9241.4万亩,新增粮食63.46亿公斤。学校应用3S技术、地统计学模型和常规统计方法,还对江西省稻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江西省耕地土壤氮含量、水稻土速效磷和钾含量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研发的“江西省水稻施肥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技术共推广至全省11个设区市69个县,三年共计6471万亩,平均亩均增产9.44公斤,三年合计增产61.1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量为14.52万吨,平均每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为2.24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实施“一村一大”工程,助力实用人才培养。作为我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主要培养单位,学校根据“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带得动”的培养目标,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实践”的原则,坚持“不离乡土、不误农时、工学集合、因需施教、分段集中、统一培养”的学习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农业高校服务农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5年多来,累计培养学员1.2万余人,其中创业人员5121人、致富带头人4511人,40%以上学员成为村两委干部,部分学员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党支部书记”。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带动农民创业致富的典范,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助力乡村精准脱贫。学校定点帮扶赣州市大余县左拔镇云山村,在帮扶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智力优势,因地制宜,通过养蜂、生猪养殖、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罗汉果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左拔镇签订了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基地共建协议等方式对云山村开展行之有效的帮扶。三年多来,云山村累计脱贫76户271人,贫困率从2015年的21%降至2018年的5.89%。江西农业大学也被评为江西省2015-2017年度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先进单位。

  牢记使命,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顺应“三农”发展战略,凝练构筑高端平台。江西农业大学紧扣国家生猪种业重大战略、面向生猪产业重大需求建设的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4年12月获批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省首个独立依托本省科技力量建设、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江西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4年,学校组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之路,被国家教育部、科技部批准认定为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也是我省唯一的高等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2018年,学校协同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高端智库,以及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汇集一批专兼职的高端智库研究人才,成立了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院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产业兴旺与食物安全、生态宜居与乡村治理等三个重点方向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形成系列调研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江西方案”,贡献“江西智慧”。

  目前,学校已拥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9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21个,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拥有中科院院士1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创新团队2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

  肩负脱贫攻坚任务,探索扶贫“农大模式”。江西农业大学在总结学校50余年服务“三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团为主力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6161科技服务与精准扶贫”模式(一个科技特派团,服务一个产业,建好一个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乡土人才,协同解决一个关键技术,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一个科技特派员、蹲点一个村、对接一个企业、推广一批实用技术、上好一堂培训课、带领一些贫困户脱贫)。

  目前,江西农业大学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乡、村、场、合作社、协会等合作建立了57个示范基地,涉及水稻、生猪、油茶等十大优势产业。

  今年11月,我省首批7个科技小院挂牌并正式运行。建设科技小院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也是涉农高校新时期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是江西农业大学奋力强农兴农的又一重要体现。根据科技小院建设要求,江西农业大学派出专家团队和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将传统的候鸟式服务转变为“钉钉子”服务模式,按照“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标准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和创新,并结合研究生培养,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技小院的建设,既促进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又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新型人才,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校长赵小敏在出席相关活动时表示,学校将力争把科技小院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做出影响,打造一支不走的科技服务队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工作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乘着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东风,继往开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积极践行强农兴农的责任和使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均由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处提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