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但期彩笔绘新景——芦溪农民画如何热起来(江西日报)

2019-11-20

甘勋优所作的金奖作品《祖国处处有美景》
  本报记者 刘启红 文/图

  ☆核心提示☆

  当前,芦溪的农民画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在由俗向雅的同时,芦溪农民画如何更能接地气,变小众为大众、变副业为产业,像“杨柳青年画”一样,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从而叫响“中国农民画之乡”的品牌,是当地致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时间回溯至2017年的10月中下旬,举世瞩目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在江西代表团举行会议期间,十九大代表、芦溪县源南乡源南学校党支部书记龚德凌骄傲地拿出了准备已久的两幅芦溪农民画,向与会代表一一解读画图深意,引得大家兴致盎然,纷纷点赞。这是芦溪农民画首次走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龚德凌的一次用心之举,为芦溪传统文化在国家舞台上作了一次有力推介。

  事实上,这并不是芦溪农民画的唯一高光时刻。作为当地一个成长期不过40年的新画种,它已为芦溪赢得了诸多荣誉。1987年,该县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8年又被授予“中国农民画之乡”。据不完全统计,芦溪农民画至今参加国家级展出的有248幅,获国家级奖项的有30幅,国家级馆藏的有59幅,并曾先后走进联合国总部和奥地利参展,以“土”神韵赢得了“洋”口碑。

  根植民间,乡味十足

  在中国美术史上,农民画无疑是个“新生儿”。这个在20世纪50年代才兴起的画种,自呱呱坠地起,便深深打上了乡野的烙印。因为,农民画的创作主体基本都是农民,聚焦的乃是农业、农村、农民,具有鲜明的民族、民俗、原发、原创特征,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民间风格。突出“农民叙事”,是农民画一以贯之的显著标签,即所谓的“画天、画地、画自己”,“我画我心,笔随心走”,展示的是农民的梦想、农民的话语、农民的心声、农民的精神境界,将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流注于画笔之下,灼灼其华,蔚成风景。

  放诸萍乡,芦溪农民画的渊源,虽然莫衷一是,但毫无疑问,它同样植根于民间,并以构图新颖、线条流畅,着色大胆、对比强烈的个性在中国农民画中占有一席之地。

  走进源南学校,一面以农民画形式绘制而成的文化墙颇为引人注目,包含了二十四节气、孝老敬亲、廉政文化等多种题裁,画风古拙、色彩浓烈,令人耳目一新。芦溪县第四届教育名师刘婧是这些画作的主创人员之一,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她曾为了推广农民画,在2013年申报了一个省级课题——《农民画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得到了省教育厅的重视,作为培育项目重点打造。此后,刘婧又精心编排了一套名为《学画农民画》的教材,成为当地学生学习农民画的“入门”首选。在她看来,芦溪农民画起于累土,必须厚植发展的土壤。“只有先培养热爱农村的人,农民画的精气神才不会丢!”刘婧如是说。

  在芦溪县特殊学校,15岁的女孩胡学生用一幅名为《姜》的农民画,描绘了一片丰收的景象。画作中,身着花衣的妇女笑逐颜开,丛丛姜枝傲然挺立,一筐筐鲜嫩的生姜令人垂涎欲滴。在该校画室里,许多学生的习作生动传神,很难想象,这些农民画是一群原本没有绘画基础的残障少年所绘而成。在艺术的园地里,他们展露了天赋,更收获了自信。

  当前,芦溪县特殊学校已成为芦溪农民画的一个传承基地,为一些残障学生传授了一门受用终生的生存技能。该校校长刘小清自豪地说:“这些作品已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她介绍,学校正考虑把这些作品“变现”,用于帮扶和资助困难学生。

  频频出彩,尚待创新

  不久前,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西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壮丽70年·阔步新时代”全国农民画创作展活动中,芦溪农民画画家甘勋优创作的作品《祖国处处有美景》荣获金奖。这是他继2017年首次在“美丽中国”全国农民画展中斩获金奖后再次获此殊荣。

  作为当地代表性创作者之一,甘勋优见证了芦溪农民画的发展历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他和李海平、李月生等六七十位志同道合的美术爱好者一起,接受美术老师陈光墅的启蒙,开始尝试农民画的创作,被视为芦溪农民画的开端。不过,这批弟子在大浪淘沙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人抛掉了心爱的画笔,仅剩甘勋优、李海平、李月生等人还继续在画坛默默耕耘。他们陆续用作品说话,在各个层级的艺展上高频次获奖,屡屡为芦溪农民画打响名气。

  从1987年首次进京,到跻身全国各地展厅,芦溪农民画的足迹愈走愈远,甚至已经漂洋过海,被众多外国友人追捧。早在2014年,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赴联合国总部大展”中,芦溪县农民画“三驾马车”之中,李海平创作的《糍粑香万家》、周炳涛创作的《丰收牛舞》现身联合国总部纽约,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于今年43岁的周炳涛而言,眼睛向外,走出国门,是树立芦溪农民画形象的良好机遇,也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这位芦溪农民画第三代中的佼佼者,对全县农民画的前途尤为关注。他直言,芦溪农民画还在吃老本,必须在创新上有所作为。

  不过,他承认,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记者观察到,从芦溪获得“中国农民画之乡”至今已有20年之久,然而,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却没有显现出应有的亮色,仅靠着屈指可数的几位画家在支撑门面。而他们的示范效应,如点火微光,照亮的范围实在有限。

  直面现实,后劲可期

  去年12月5日,芦溪县农民画协会成立大会暨农民画协会、农民画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芦溪镇东阳村举行。从某种意义来说,芦溪农民画由此正式结束了无序的“流浪时代”,开始过上了有组织的生活。芦溪县副县长刘洁兰认为,芦溪农民画是芦溪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描绘生活”的真实范例。她寄望该协会能当好芦溪对外交流的窗口,当好芦溪文化“软实力”的名片,让芦溪农民画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来自政府层面的关注,为芦溪农民画注入了新活力。也正是在这次协会成立大会上,当地画家群体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产业化、市场化的思考,预示着他们已然自我觉醒并直面现实,开始规划芦溪农民画的未来。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芦溪农民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价格低,许多作者反映生存难、发展难;农民画作品引领市场能力不强,销售渠道不畅;农民画创作、辅导两支队伍不稳定,新老交替存在断代隐忧,需要制定政策扶持;农民画产业投入少,发展后劲乏力;行业协会尚未形成聚合力,甚至会员与会员之间“各弹各的调”,等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芦溪农民画就会裹足不前,难有大作为!”该县多位农民画作者大声疾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者了解到,在诸如马关、户县、舞阳等地,当地政府为推动农民画发展,将其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政策扶持等方面“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其中,户县还成功注册了“户县农民画”商标,成立了户县农民画培训、鉴定、交易三大中心,正筹备成立农民画艺术发展公司,并加快农民画与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的融合,积极开展农民画衍生行业与产品的开发。

  这,或许可作为当下芦溪农民画的借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