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当改革遇见王安石(新华社)

2019-11-15
 
 
南京王安石故居(即半山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就居住在这里。
  新华社资料片(摄影:高梅及)


  
 
  刘选国
 
 
  接连读了两本陈胜利先生宋史的著作,一本是称为白话宋史、述三百年兴衰的《弱宋:造极之世》,通过一篇篇短文对文人墨客、文臣武将、帝王皇后生平事迹的描述,串起一个宋代历史画传。另一本则是以大历史观纵论变法成败、于细密之处书写人格精神的《当改革遇见王安石》,以新时代视野反思九百多年前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中国封建王朝变法最著名的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其中王安石变法评价褒贬差异最大。贬之者认为靖康之耻祸因要追溯到王安石变法,褒之者认为“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那么,王安石变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变法内容有哪些?书中通过十几个独立篇章为我们展开描述。“为用兵找钱”,是王安石变法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变法以财经改革为核心,辅之以军事、科举改革,构成了变法的“三驾马车”。从“新君的困境”描述宋神宗面对严峻的辽、夏外患和国库空缺的内忧,到“王安石两上改革书”“治州县,不为俗吏”,描述王安石如何通过任职基层,积攒为政经验,并通过上书,在朝野树立良好的个人威望,被多位资深官员举荐。而“当改革之君遇见改革之臣”一节所述,宋神宗这个希望有所作为的年轻皇帝,与有志于革除朝政弊端的王安石,在“延和殿一锤定音”,终于达成共识,于是王安石走上变法的前台,策划并推出了系列改革新政。“商业的改革”推出了均输法、市易法、免行法,“助农之法”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军事改革推行将兵法、保甲法、军器监法、保马法,还有科举制度改革。
 
  “王安石变法创举之多,领域之广,前所未有。”书中对每一种新法的历史渊源,新法改革针对革除的弊端,新法推出后取得的成效,都做了评述。改革遭遇的阻力也是前所未有之大,尽管王安石坚硬如磐石,推进不动摇,也因此得罪了众多皇亲国戚、师长朋友,树立了一大批政敌。而神宗虽然自始至终支持王安石变法,但也有过动摇和妥协,以致王安石两次被罢相。晚年王安石尽管仍然受封舒国公、荆国公的殊荣,但他经历了神宗两次征讨西夏的败绩,感知了他曾经推动的改革在神宗去世后,逐一被高太后和司马光废除殆尽的痛苦。
 
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功过


 
  王安石变法成效到底如何呢?书中二十七节“宋朝几乎要振兴了”,作者进行了概括性评述:首先看富国,财政增收目标实现了。“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但济困助贫、减轻百姓负担目标并未达成。再看强兵,熙宁年间,宋军在内外战场均迎来久违的胜利。书中引用清人颜元的评价:“从治国与治兵,即富国与强兵来衡量,王安石变法成效明显,宋朝几乎要振兴了。”书中最后一节还引用漆侠《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如果说,宋代的社会生产,在整个封建时代居于两个马鞍形的最高峰,你就应当说,王安石变法时期的社会生产,则居于这个最高峰的最高点。”
 
  但是宋朝并未真正实现振兴。由于神宗轻敌,宋军在对西夏战争中连遇两次大败,而西夏未灭,神宗就抱憾离世,高太后垂帘听政、哲宗即位后,重新启用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司马光为相,新法尽废,王安石十六年的变法成果付诸东流。此后,虽然南宋王朝在对王安石变法取舍上有所反复,但总体上宋史对王安石持否定态度,认为:王安石刚愎自用,不近人情,生财忘义,变乱祖宗法度,以致国家败亡。对王安石变法的负面评价直到明代中期才开始改观。再到清末,一批维新人士重新发现王安石的变法遗产,将其视为改革先驱,如龚自珍、梁启超、严复等。梁启超认为:“王安石为盖世英雄,却一直蒙天下之垢,可见国素来苟且,不恤国事,遂使千年如长夜。要尽早结束这漫漫长夜,就应当弘扬王安石的改革创新精神。”作者在肯定王安石变法成绩的同时,也评述了其变法的不合实际之处,如灵活性不足,用人失策等。
 
国际视野里的王安石变法


 
  这本书读起来最有趣味的部分,是作者引用海外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居然与中国官员学者大谈王安石,还要寻找王安石后人。书中描述:“华莱士在罗斯福新政中,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实施农业贷款,建立常平仓,收购多余物资和食品,免费分发给市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确保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渡过经济大萧条做出了贡献。”缘起是中国清末学者陈焕章,一位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其论著《孔门理财学》介绍了王安石变法,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孔子和儒家赞同的是一种有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基于政府干预能抑制垄断,减轻民众负担的角度,陈焕章对于王安石变法给予了肯定。他说:“王安石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他却生不逢时。如果王安石的全部计划得以贯彻施行,那么,中国早在一千年前便应当是一个现代国家了。”
 
  作者推论:“事实上,凯恩斯革命的核心——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早在二十五年前就被陈焕章提出过了。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推测,凯恩斯受到了陈焕章及其《孔门理财学》的影响,正如华莱士受到了王安石的影响。”这个推测的确有些大胆,一个博士生的学位论文,是否能够影响凯恩斯这样大牌经济学家的思想,的确还需找到更确凿的证据,才可作此结论。但华莱士本人对王安石的认同追寻,也足以说明王安石变法对当今世界的思想价值。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读史是为了鉴今,《当改革遇见王安石》这是一个很潮的书名,意味着改革这个话题将是这本书的着力点。书中最后一节,在对王安石变法做了全面的评述后,有一段对全球大变革的评述:“若放眼世界,自十四世纪以来,也就是王安石变法的三百年后,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俄罗斯改革、明治维新,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等等,变革席卷世界。今天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变革将引领潮流。王安石变法体现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方位感与方向性,他与宋代社会的变革同步共振,与数百年后乃至当今追求变革的时代精神、世界潮流不谋而合。”
 
  陈胜利先生的文笔凝练生动,亦文亦白,评叙夹杂,虽是白话宋史和王安石变法历史大事件,但以一篇篇短文,分述该时期的不同人物,不同事件。让我们读起来比较轻松,一些晦涩的引文,配以解读,加上一些白描式细节再现,让这种历史读物有了故事性和人物画像感,从而有了阅读的快感和引发思考的厚重。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