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开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新征程

2021-06-05

开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新征程

江西守护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绿色底色纪实

▲婺源县满山翠绿的茶园

▲莲花县吉内得农业产业基地

▲湿地与油菜花天然合一的婺源景区

▲风光旖旎的庐山芦林湖

青山巍巍,溪水潺潺,鸟鸣啁啾,初夏的赣鄱大地,宛若一幅幅山水画,目之所及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2017年以来,江西环境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使得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全局性变化,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补齐力度、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厚度、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进度等五个前所未有。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做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两篇文章,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充满信心:“在新阶段新征程上,江西生态环境人将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努力以更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五个“前所未有”

回顾“十三五”时期,成绩来之不易。

江西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江西在全国首创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主任”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配套出台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办法等制度,带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要求,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从2017年的83.6%上升到2019年的89.3%,提高5.7个百分点。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前所未有。2018年国家对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考核后,江西平均PM2.5浓度由2017年的4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0微克/立方米,下降31.8%;优良天数比率由2017年的87.3%上升到2020年的94.7%,提高7.4个百分点;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由2017年的0个增加到2020年的10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5年的78.7%上升到2020年的96%,提高17.3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西段Ⅱ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15年的66.7%上升到2020年的100%,提高33.3个百分点。

我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补齐力度前所未有。江西建成由64个国控站、122个省控站组成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由76个国家地表水、10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19个长江经济带水站组成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由12140个点位组成的声环境监测网,建成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9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531座,危废处置能力达到48.45万吨/年。

江西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厚度前所未有。我省强化“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宏观管控,严禁在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鄱阳湖周边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布局重污染项目,推进化工园区和“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54个问题化工园区撤销6个,完成升级整治48个,600家化工企业完成分类整治,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3897家。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四年稳居中部六省首位。“十三五”期间,全省三次产业比由10.6:50.3:39.1调整为8.7:43.2:48.1,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2.2%、38.1%,分别提高9.2、12.4个百分点。

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进度前所未有。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试点流域监管执法改革,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的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推荐70个生态环保类项目入选财政部PPP项目库,带动社会资本投资463亿元进入生态环保建设领域,设立6支生态环保领域产业相关子基金,总规模27.32亿元。绿色发展“靖安特色”、寻乌废弃矿山修复、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景德镇“城市双修”等成为全国典型。

▲碧波荡漾的庐山西海

▲山清水秀的萍乡碧湖潭国家森林公园

擦亮江西绿色发展的底色

总结经验弥足珍贵,更须传承发扬。“十三五”时期,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统筹做好抓保护、优生态、战疫情、强改革、促发展各项工作,污染防治攻坚战顺利收官,擦亮了江西绿色发展的底色,提升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奋力抗击疫情洪灾,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省生态环境厅积极围绕医疗废物环境管理等10个重点环节,统筹调度医疗废物收运和处置,全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由79.5吨/天提升到129.5吨/天,应急处置能力达506.5吨/天。针对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排查整治尾矿库、危废堆存场所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省累计出动10822人次、排查企业4595家、污水处理厂126家,发现并整治环境风险隐患1011个。我省修订了《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周边6省签订流域联防联控协议,建立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库322个,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绿色生态优势。江西全面推进“控煤、减排、管车、降尘、禁烧、治油烟”,全力开展夏秋季VOCs治理攻坚和秋冬季百日冲刺行动,圆满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我省持续推进鄱阳湖流域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消灭Ⅴ类及劣Ⅴ类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6大专项行动,109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推动出台《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建成全省农村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动态更新310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持续开展“绿盾”行动,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优,列全国第四。新增浮梁县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总数累计达5个、全国排名第二。

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助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省大力推进环评等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环评调度机制、环评容缺机制,出台服务复工复产6条具体措施,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对国家名录中环境影响不明显、社会影响小的19个行业38类项目试行环评豁免。出台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条措施,改革重金属总量分配机制,试行企业分类监管和公开承诺制度,将3543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扎实推动问题整改,努力增进群众生态福祉。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实施挂图作战、四色预警、定期调度、暗访督导,落实“初审、申请、核实、公开、核准、问效”程序,严格问题销号。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61个问题,需限期整改完成的40个问题,39个已完成或基本完成;需长期坚持或持续改善的21个问题,均达序时进度。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54个问题,需限期整改完成的44个问题中,39个已完成或基本完成;需长期坚持或持续改善的10个问题,均达序时进度。2020年7月,我省完成对5个设区市的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全覆盖。大力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行动,共排查出1.38万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33万个,完成率超过96%。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省生态环境厅推动出台《江西省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措施》,推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管理方式创新,出台赣江流域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办法,划定环境管控单元1030个,排污许可发证登记7.4万家。10项垂直管理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垂改、综合执法改革等经验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组建运行5个区域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挂牌成立副厅级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策划宣传主题活动20多个,召开新闻发布会14场,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上稿量不断攀升,“双微”矩阵综合排名居全国前列,“江西环境”被评为省优秀政务微信公众号。萍乡市局张之龙荣获全国“2020年最美基层环保人”,江西连续三年有人入选“全国最美基层环保人”。

积极打造环保铁军,提升污染防治攻坚能力。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中共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组织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常态化开展工作纪律“显微镜”专项行动。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和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推动市县生态环境部门以省生态环境厅为主的管理模式落地生效,制定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实施意见。

▲引人入胜的彭泽县长江湿地公园

▲江西是鸟类的家园

新征程需要新作为 新起点呼唤新气象

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将辛丑牛年的第一个会议,用于研究部署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高水平推进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沿着这条主线,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迎接污染防治攻坚战终期考核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打好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三大战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提升行动。

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江西省各级党政雷霆出击抓环保,形成了聚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高压态势,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的115个问题中,需限期整改的84个问题,79个已完成;需长期坚持或持续改善的31个问题,均达序时进度;两次督察交办的3586件环境信访件,已解决3503件,解决率97.7%。

同时,江西致力于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做到督政与督企措施并举,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与生态环境质量挂钩激励机制,落实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持证排污、达标排放;采取行政与市场手段并用,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建立省、市两级“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推动法治与标准实施并进,严格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分类监管办法,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公益诉讼检察制度。

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新起点呼唤新气象。截至5月24日,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全国排名第7;PM2.5浓度均值为33.3微克/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约7微克/立方米。今年一季度,全省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9.9%,其中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3%,劣V类水质比例为0%。33个赣江干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其中Ⅱ类水26个、Ⅲ类水7个;全省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