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两万五千里,五万赣南兵 这片作出巨大牺牲的土地迎来小康
“参军牺牲率”和“贫困发生率”,江西赣州的很多村庄曾经都有这样两个数字。
“参军牺牲率”辉映着赣州作为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探索建立红色政权,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赣南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赣州市委党史办一级调研员胡日旺告诉记者,当年赣南240万人口中,参军扩红的有33万余人,参加赤卫队、担架队、运输队等支前参战的有60万余人,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8万余人中,赣南籍红军多达5万余人,“凡是身体合格的,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红军”。
从赣州瑞金市区出发,沿着319国道来到叶坪乡华屋村,村旁后山上17棵高大苍翠的青松引人注目。
上世纪30年代初,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当时只有43户人家的华屋村村民积极响应号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
1934年,华屋村的17位年轻人参加红军,踏上艰险而伟大的长征。临行前,大家商量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并告知家人“见松如见人”。他们还承诺,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最终,这17位红军无一人归来。他们当中,最年长的39岁,年龄最小的仅15岁。
由于战争创伤,加上资源禀赋不足、交通条件落后、产业结构滞后等因素,一段时间以来,赣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落后于全国和江西全省平均水平。这里的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2011年底,赣州市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6.71%,18个县(市、区)中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数量达到1023个。
为了摆脱贫困,赣南大地再次响起冲锋的号角声。
产业扶贫、安居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随着一系列脱贫攻坚的举措落地,曾经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69.5万户、近300万农村居民告别透风漏雨的土坯房,546万农村人口喝上干净水,近300万山区群众告别“点煤油灯照明、电饭煲煮不熟饭”的历史,全市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全部通了水泥路。
2020年4月,赣南革命老区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实现整体脱贫,交出了一份掷地有声的历史答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老区人民将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接续奋斗。”赣州市扶贫办主任赖外来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