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年终报道丨奇迹2020:一个不能少(新华社)

2020-12-21
2020年,中国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十三五”以来,广西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广西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道等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县域路网逐步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夏纪毅是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是一位黄芩专家。他带领村民们种植黄芩,利用非药用的黄芩嫩芽嫩叶研发出黄芩茶,将其命名为“黄金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李义成是广西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职工。2017年8月,他主动申请来到杆洞乡尧告村担任脱贫攻坚工作队员。李义成和同事们从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脱贫产业和推进文化旅游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乌英苗寨坐落在桂黔交界的大山深处,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新华社发(史有东 摄)

今年39岁的覃永灵是广西武宣县金鸡乡仁元村人,2018年辞掉工作返回家乡办起养鸡场。他主动把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分享给村里的养殖户,带动贫困户一起养鸡致富。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51岁的藏族汉子斯那定主的家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佛山乡江坡村说打村民小组,这个小山村与梅里雪山隔江相望,景色优美。近年来,为帮助村民增收,江坡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斯那定主在村里带头建起民宿,2019年他家收入接近10万元。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林下养鸡、林下养蜂等产业,推进产业扶贫,带动农民实现“林下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32岁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园是榕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名侗族干部,她2019年11月到巴鲁村担任网格员后,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统筹:鱼澜、王化娟、王琛

编辑:张岩、马宁、吴蓉、魏海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积极帮扶从江县,在从江县多个乡村建立刺绣和蜡染人才培养基地,直接帮扶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实现“指尖脱贫”。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