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坛:劳动教育不可弱化(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2020-05-05
朱雪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近日印发,这对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如有的青年连起码的做饭都不会,没有与老人一起生活的基本都是吃快餐、叫外卖打发,生活自理能力堪忧;有的崇尚享乐安逸、渴望一夜暴富,追求“嫁个富二代,少奋斗十年”;有的消费超前、大手大脚、攀比享乐;有的怕苦怕累,找工作只图轻松;有的鄙视体力劳动者、随意浪费……究其原因,是一些青少年劳动观念出现偏差、劳动精神缺失、劳动习惯未养成、劳动能力不足。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让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按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大学本科阶段劳动教育课不少于32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劳动周等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社会要发挥支持作用,开放实践场所,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就一定能培养其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编审:查婧雨
监制:吴志刚
热门评论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