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约定 ——记我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赵琳(江西新闻)
生命的约定 ——记我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赵琳(江西新闻)
江西日报记者 殷 勇 钟珊珊
做一盘炒年糕,这是赵琳和儿子的一个约定。
4月9日,已结束集中休养的我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南昌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琳告诉记者,1月26日,她出发去武汉前,正在上高三的儿子让她炒盘年糕,她知道,这是孩子想留住“妈妈的味道”。儿子说,等妈妈平安归来,他也要给妈妈做炒年糕。当回到家中,一盘等了两个多月的年糕端到面前时,赵琳泪流满面。
她说,这一次和儿子的约定,兑现得太不容易了。
尝着美味的年糕,感受平静的生活,巨大的环境反差,让刚刚经历了特殊考验的赵琳,眼前又浮现出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病区那令人难忘的一幕幕——身上是厚厚的防护服,耳边是急促的仪器报警声,眼前是对生命充满渴望的患者,身边是一位位无惧危险的战友……
1月27日,赵琳随我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两天后,医疗队接管了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病区,并组建了一个48人的重症护理组,具有丰富重症护理经验的赵琳担任组长。赵琳清楚地记得,医疗队最初接管时的情形——第五医院的医护人员一个个疲惫不堪,几近极限。在重症病区,呼吸过滤器、密闭式吸痰管等设备特别紧张,大家都是冒着危险在抢救患者。
在这里,每一刻都是在生死线上与死神争夺生命。“有些病人,可能几小时前还跟我们约定好,出院后要请大家吃热干面,突然间就呼吸、心脏骤停,进入抢救当中。”赵琳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面对病魔的狰狞,赵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坦言,自己也会难过和害怕,却不能有丝毫的显露。“作为护士长,我不坚强,护士和病人怎么办?”不断地为自己和队员鼓劲打气,赵琳更暗下决心,不仅要尽力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且要把护理组的队员们都带回去,一个也不能少。
为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赵琳带领队员们,对ICU病房进行了重新布局,大到呼吸机、输液泵的摆放,小到棉签、纱布的配备,她都一丝不苟。
在重症病区,多数患者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除了配合医生抢救病人、完成气道管理、俯卧位通气等,为患者端水喂饭、翻身擦洗、清理大小便,清洁消杀病房……这些繁杂的工作都由护理组承担。然而,赵琳说:“最难的是患者不配合治疗,想要放弃。”
“拿开、拿开!”2月2日,一名上了无创呼吸机的老年患者出现急促呛咳,下意识地手脚乱抓,试图把管子拔掉,而当他焦躁地拿掉氧气面罩后,缺氧反应更加严重,呼吸更为急促。“护士长,病人不耐受,血氧饱和度下降!”护士刘文婷着急地向赵琳求助。赵琳跑过来,握紧患者的手,轻柔地说道:“爷爷,我们是国家派来帮助你们的,您要相信我们,坚持一下,一定会好的……”一番鼓励和安慰,终于让老人平静了下来。
40岁的患者付先生患有慢性肾衰竭,情况很不乐观,偏偏又情绪低落,拒绝进食,赵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要怕,我们大家都和你在一起。你一定要吃东西,这样病才会好得更快……”赵琳就像哄孩子一样,边劝边喂,终于,一个多小时喂下了50毫升的牛奶。有时病人摇摇手不吃了,赵琳又会想方设法鼓励他多吃两口。
看到赵琳和队员们的执着,有的病人流着泪给她们竖起了大拇指,赵琳也不禁落泪。
2月20日,61岁的重症患者赵先生在后续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突然出现了咳嗽反应。一旁的赵琳本能地过去扶他,可是却被他推开了。“你离我远一点,你不能把病毒带回江西。”他吃力地说道。顿时,赵琳鼻子一酸。她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也被患者当作亲人一样地爱护着。
3月17日,经过近50天的奋战,在圆满完成任务后,赵琳和队友们安全撤出武汉市第五医院。离开时,她朝着病区深深地鞠了一躬,是对生命的敬重,更是对内心约定的回响。因为,在这个战场上,她兑现了自己与患者的约定,尽力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坚强起来;在这里,她兑现了自己与战友的约定,把护理组的每个队员一个不落地平安带回来;在这里,她更兑现了自己与孩子的约定,完成使命,胜利归来。
记者手记▶▶▶
赵琳以柔弱之躯,入危险之境。然而,她却说,这不是英雄壮举,只是医者本分。进入ICU,就是和时间拼速度,与死神掰手腕。在这生死关头,医护人员的坚持,就是病人最大的希望。所有的争分夺秒,所有的竭尽全力,都是为了医患之间那一份重于泰山的生命之约——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采访中,赵琳最打动记者的,就是她对这份约定的执着与坚守。
编审:冯星星
监制:吴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