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南昌市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创新平台的“科技红利”正在显现

2021-04-27

创新平台是引领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引育创新人才队伍的重要利器。南昌县(小蓝经开区)聚焦区域产业发展趋势,与国内多个知名研究单位合作设立创新平台。短短几年,区域内科技创新生态明显改善、创新创造活力得以激发、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平台带来的“科技红利”正在显现。

从0到1的突破

南昌市芯合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纪爱民最近正忙着采购MEMS(微机电系统)产品的量产设备。公司注册一年能够实现量产,并接到上市企业的订单,纪爱民觉得凭这个“成绩”在半导体行业里算得上是“优等生”了。

“从0到1的突破,得益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是他们把我们企业孵化出来的。”纪爱民说。

据他介绍,在企业注册之前,他带领研发团队已经在从事半导体芯片封装技术的研发,但过程极为艰难。“投入大、效率低、技术更迭慢、资源浪费严重。从0到1的路似乎永无止境,直到遇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纪爱民说。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与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与研究院合作,纪爱民此前研发中碰到的难题迎刃而解。

“对于初创型企业,创新研发风险较高。我们通过搭建半导体微纳加工公共开放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共性关键工艺、前沿技术研发、量产设备及经验等资源,帮助企业省去前期投入,加快实现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纳米器件与工艺研究部暨微纳加工平台主任范亚明说。

在助力实现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过程中,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有一个“法宝”不得不提。以往实验室里的技术很难“走出”实验室,经常在前往产品的路上“夭折”,很大原因在于实验室的研发设备和企业的生产设备不同、相应产品的良率难以得到保障,导致成本偏高。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为了避免这一情况,采用生产型设备做研发,研发成功后得出的参数可直接作为生产阶段的产品参数,不仅保证了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成功率,还省去企业小试、中试等阶段,直接进入量产。”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产业育成中心主任黄伍桥说。

从好到优的升级

创新平台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对于区域内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亦有明显的支撑作用。

近几年,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围绕汽车、医药、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提前部署建设创新平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同济大学南昌汽车创新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先后落户,在精准高效服务当地主导产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的研发团队近期正在为江西煌上煌集团改造食品原材料分拣流水线。

“煌上煌有60多种食品原材料,改造前原材料分拣流程比较耗费人力,此次改造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和AI神经网络算法,可实现原材料分拣工序智能化和自动化,帮助企业降低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分拣效率。”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杨鹏程说。

为助力创新平台更好发挥作用,当地政府和园区竭力提供优质服务,抢先一步解决创新平台可能遇到的难题,营造良好环境。据了解,多个创新平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实现运营。

在小蓝经开区富山大道旁,一个占地60亩的汽车试验基地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后,江铃集团可利用这个基地进行关键性技术的汽车试验。“土地和试验基地建设都不用研究院操心,我们可以将百分百的精力用于做好汽车试验的部分。我们致力于将这个试验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做到最佳。” 同济大学南昌汽车创新研究院院办主任甘雯说。

从少到多的聚能

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自动化研究室副主任易均萍上周刚完成了一个精准排气改造项目,改造效果得到企业的肯定后,易均萍准备投入手上另外一个项目的研究。

从去年9月份入职研究院以来,易均萍一直忙忙碌碌,带领团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一点让他感到快乐。

易均萍是江西萍乡人,大学毕业后在外省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多年,随着家中父母日渐年迈,他动了回家乡工作的念头。

2018年左右,易均萍开始关注家乡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研究院的招聘,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相比于企业,易均萍认为创新平台聚集的创新资源和能量对于人才来说吸引力更大。

“以我们院为例,它的智力支持来自哈工大和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如果我遇到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求助于哈工大或集团。有事做,做成事,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工作的意义。” 易均萍说。

创新平台为很多像易均萍一样的赣籍英才提供了回家乡干事创业的舞台。与此同时,依托科研院所或高校成立的创新平台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具有的“先天优势”也十分明显。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目前落户的多个创新平台均已开展或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正通过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招收研究生,部分课程在南昌开设。同济大学南昌汽车创新研究院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预计未来5年依托前瞻课题,为江铃集团培养超过100名工程硕士和10位工程博士。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