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构筑江西双向开放新高地(新华社)
发展国际陆港有助于内陆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产业升级。近年来,南昌县在省市支持下全力打造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在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的过程中,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不断提高内陆双向开放水平,2020年外贸班列开行列数、标箱数、货值均实现逆势增长。
“无水港”有力支撑外向型经济发展
2020年,从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开出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铁路货运专列越来越多,显示出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对江西省外向型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
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位于南昌县向塘镇。近年来,南昌县以开放打造新优势,加快推进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建设,国际货运班列及铁海联运班列现已发展至13条,2020年开行中欧班列127列,到发标箱重箱11454个,同比增长约5.83%、8.04%;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40列,到发标箱重箱34918个,同比分别增长约19.85%和61.94%;新增江铃汽车专列整车出口1328台,商品汽车铁路运输量达155272台,同比增长43.91%,位居全省第一。
不靠海,不沿江,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最大障碍是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益低。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客流”?
“数据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基于向塘镇既有交通枢纽优势,二是源于同价到港、同价起运、同样效率的‘三同’政策赋能。” 南昌县副县长、向塘镇党委第一书记付向宇说。
向塘镇拥有全国第二、江南最大的向西货运编组站,江西南部地区70%的货物须经向塘发往全国各地,是江西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物流节点和货物集散地。
南昌县充分利用向塘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战略,建设铁路口岸、完善区域路网等,全力打造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速周边地区进出口货物集结,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给予企业全程铁路运费补贴、距离到发场站集疏费补贴,以及智慧口岸建设,逐步实现“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 。
“要素枢纽”加速港产城人全面融合
走进京东亚洲一号南昌向塘物流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智能仓启用前的测试,只见几台圆形机器人来回穿梭,迅速有序。据介绍,这些机器人具备货物运送、上架、盘点等功能,使用后可大大提高企业仓储效能。
伴随着南昌向塘陆港新城“港口”功能的提升,区域内以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也在优化升级,形成了港产联动的良好发展态势。这正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以“陆港+产业+新城”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跳出陆港自身,加强陆港与产业、城市融合;跳出单一产业,力求打造综合产业服务生态;依托交通优势,吸引物流、产业、人才、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积极吸收“外脑”智慧和外地经验,科学规划发展路径。
产业定位方面,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确立了现代物流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辅的“1+2”产业体系。产业支持方面,南昌县出台支持向塘国际陆港发展“三十条”,为落户企业提供租金减免、税收奖励、金融支持等方面扶持。2020年,通过靶向招商,宇培冷链供应链运营中心、宝能冷链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投资额达123.3亿元。
“无论是港产联动还是产城融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付向宇说。
为此,向塘镇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重点规划莲溪河及区域内滨水生态建设,在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内设立健康休闲乐活水岸、高品质人才居住生活圈。此外,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还依据南昌市及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相关人才政策,为入驻的人才积极兑现购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生活补贴等人才支持政策。
“新高地”创建仍需凝聚多方合力
为把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打造成为“国家陆路开放实验示范区”“江西‘三同’实验发展创新区”和“大南昌都市圈铁路物流集聚区”,南昌县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南昌向塘陆港新城的建设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推进。
铁路专用线建设、国际陆港数字展厅设计、重点产业项目进展……每天,每月,每季度,南昌向塘陆港新城都在发生变化,作为江西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正在形成。
采访中,基层干部纷纷表示有决心建设并发展好向塘国际陆港新城,同时认为在机制完善、资金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希望能得到多方进一步支持。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构建省级层面推动的工作协同机制。江西应建立常态化省级推动协调机制,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协调海关、铁路、检验检疫、港口管理等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统筹调度解决国际陆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强化对国际陆港的资金支持力度。在优化口岸“提效降费”工作的基础上,江西在省级层面应加大对国际陆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力度,对重点项目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在信贷支持、政府专项债支持方面,江西省市两级加大对县级支持力度。
——支持设立国家指定特色产品口岸。为打通出口与进口的双向通道,改变当前班列出境多、入境少的现状,业内专家建议应鼓励国际陆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申报设立如肉类、粮食、汽车等国家指定特色产品口岸。(记者崔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