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鼓励青年人勇闯科学“无人区”

Image 2020-11-18

14日,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九大领域的50位获奖人依次从饶毅、潘建伟、邬贺铨、程泰宁等顶尖科学家手中接过奖杯,继续他们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无人区”的征程。

助力青年科学家挣脱现实的“引力”

去年的颁奖典礼上,获奖代表“可能会拿奖金还房贷”的回答赢得很多年轻人的共鸣。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挣脱现实生活的“引力”,助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正是“科学探索奖”设立的出发点。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每人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我还没想好怎么花。”2020年“科学探索奖”天文和地学领域获奖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李婧自称生活中最大爱好是吃,“吃也花不了多少钱,这笔跟工资不是一个体量的奖金,能保证我没有任何杂念地做我喜欢的事情,没有经济方面的压力。现在青年科研人员的竞争压力真是蛮大的。大家都说科研工作者要坐冷板凳,但我希望未来能在科研界里让坐冷板凳的人一步一步坐暖,而不是越坐越冷。得到一些机会,看到一些希望。”

2020年“科学探索奖”交通建筑领域获奖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波荣希望探索将智能设计和健康环境的营造融入建筑,这需要去探索医疗、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因此,“有了这笔奖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未知的东西。”

2020年“科学探索奖”信息电子领域获奖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李赞表示,奖金会主要投入在科研上。“虽然是奖金,但每个人答辩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个研究方向,因为这个方向才会支持你,我们团队也不是我一个人,所以会在科研上多投入一些。”

今年,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800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13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和100多位院士参与,充分体现了科学界前辈帮助青年人的殷殷之心。中国需要更多的基础科研,准确地说是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该领域,同时现实的问题也要解决。“科学探索奖”的发起人潘建伟院士说过:遇到好多年轻人,确实比较辛苦,特别是成家之后,像博士毕业后,35到45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而这个时间是他们最有创造力的时候,应当给他们一种稳定的支持,让他们能够去潜心研究。

“我们期望,‘科学探索奖’最大程度地尊重青年人的好奇心和学术兴趣,不设定任何条件地支持和激励他们探索‘big idea’。我们期待,青年科学家可以保持丰富的想象力、纯真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精神。有了这种特质,他们就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毅力和恒心,他们就敢于创想和突破,勇闯科学的‘无人区’。”腾讯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说。

自由探索,珍惜科研中“不期而遇”的经历

“科学探索奖”在评选过程中重点关注四个因素:独立性、创造性、变革性和可行性。相比起过往的研究成就和学术地位,评审委员会更看重申报人本人及其研究方向的未来潜力,鼓励自由探索。

“60多年前,集成电路问世。相比数学、物理这些历史悠久的学科而言,集成电路就犹如蹒跚学步的婴孩,但它的发明却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十年里,沿着摩尔预测的规律,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高。” 2020年“科学探索奖”信息电子领域获奖人黄芊芊动情表示,终有一天,摩尔定律会完成它的使命,淡出历史舞台,降低功耗、提高性能功耗比将成为未来集成电路发展的新驱动力和标尺,这也是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2020年“科学探索奖”生命科学领域获奖人朱听强调了要勇闯“无人区”。“几年前,我根据这个想法在国外申请一项资助,面试时一位国际著名的科学家给我提了非常尖锐的问题:多少年以后才能做出来?因为她认为我们很可能做不出来。听完这个问题,我很受触动。如果很多人都认为做不出来,这个方向也许真的值得去尝试。”他说,回顾科学的“进化史”,不难发现原创的研究更有可能出现在像水与土、海洋与陆地一样学科交叉的边界地带。而那些产生变异最终上岸的鱼,在原来的水环境中,也许并不是游得最快最好的,甚至有点“丑”,有点“怪”。“所以,好的科研环境要像健康的生态系统一样保持多样性,允许不同背景、不同兴趣、不同类型的人存在,甚至要保护那些难以适应传统环境的‘丑鱼’‘怪鱼’。”

“十年前,一个冬夜,下着大雪。我在办公室思考一个问题:地球的磁场倒转的时候,究竟什么因素会诱发生物大灭绝。但是,上一次地磁倒转发生在78万年前,基本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我百思不得其解。”2020年“科学探索奖”天文和地学领域获奖人魏勇回忆,黑暗中他突然顿悟,地磁场倒转时磁场大幅度减弱,不就是今天火星的样子吗?“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当时国内的火星研究几乎是空白,我就申请了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的博士后职位。同事们都觉得我疯了,已经做了3年博士后了,还要再做3年?而且要换到国内没人做的冷门方向?你将来去哪儿申请经费支持?这个时候,我的研究生导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的首席科学家万卫星坚定地支持了我的选择。今年5月20日,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话:深空探测看当代,行星科学靠未来。”

丰富创新土壤,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

科学探索有掌声和鲜花,更有荆棘与孤独。

2017年,国家颁布《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支持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一直以来,国家在科研投入方面都很重视,但是缺乏民间参与。2018年初,“科学探索奖”组委会在征询各方意见中了解到,许多科学领域的创新发现,往往来自学科交叉后迸发出的灵感与合作,学界普遍希望出现更多民间交流平台,丰富创新的土壤,浓厚社会的科学氛围。

本次获奖人名单较去年更为多元化,其中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中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而在港澳地区首次放开申请后,亦有3位科学家获奖。“第二届评奖工作坚守原始的定位,在所有原则的落实上,都做到了不断优化和完善:奖项申报‘不唯出身’的原则得到有力贯彻,‘面向未来、聚焦青年’的定位得到很好体现,评审的回避制度收紧,良好的评奖风气得到维护。”“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介绍,“科学探索奖”评审的回避制度,去年设立了“师生”“亲属”“项目合作”“商业合作”“竞争”等回避关系,今年又把“同单位”“提名推荐”也纳入了进来。他指出,国内的同行评议一直存在项目过多、时间过于局促、小同行评议专家短缺、人情社会影响、缺乏学术批评文化、难以追责等问题,“以至于不少人对此丧失信心。”而探索奖的成功证明在当下社会环境下,同行评议是可以做好的,“探索奖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同行评议的关键在于,一要有一个好的评审、评选委员会,它的成员具备高的学术水平、好的人品和对信誉的看重;二要保持独立性,避免行政干预;三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界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树立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也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韩启德坦言。

“一个社会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是一个少则十年二十年,长则半个世纪的过程。”腾讯方面表示,希望更多社会组织和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构筑一个良性发展、相互促进的科学助力体系,帮助一代又一代人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激发探索科学的热情。“我们也希望同更多的人一起努力,让科学成为时尚,让创新成为年轻一代的追求。”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表示。

本报记者 王 拓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