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高地 建设美丽淮安
淮安四水穿城、五湖镶嵌,是通济江淮的生态水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生态市等称号。
一、提升“抓生态”的高度,聚力打造绿色高地。将大抓生态、抓大生态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义,积极走以绿色为主基调的转型跨越发展之路。一是精心谋篇。树牢绿色发展鲜明导向,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转型跨越发展宝贵资本,谋划确立“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大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努力把淮安打造成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绿色高地。二是精细布局。发挥淮安在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优势,从市域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布局等方面入手,把生态文明理念、绿色高地要求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领域各环节,认真做好填白、着色、留白三篇文章,切实守牢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是精准落子。研究制定美丽淮安建设意见,突出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两大关键,抓好城市形象和能级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房改善,打造清新、自然、疏朗的城市气质和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特质,加快建设江苏“美丽中轴”“绿心地带”的明星城市。
二、找准“转方式”的角度,全力推进绿色变革。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调绿产业结构。坚持产业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电子信息、食品等含绿量高的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精心实施“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战略,扎实推进板闸遗址公园、华强方特、西游乐园、中国水工科技馆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和世界美食之都,着力打造华东旅游目的地,目前到淮安“看河看湖看湿地,品虾品蟹品美食”已成为风尚。二是调优能源结构。坚持节能减排降耗、清洁能源发展一体推进,2019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18年削减2.4%、2.9%、7.98%和6.23%,化解水泥产能60万吨,淘汰低端低效造纸产能2.7万吨,精纺产能0.07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5.03%,获批新能源示范市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三是调强企业结构。坚持企业主体作用与园区主导作用相结合,支持引导企业加快创新转型、绿色发展,累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7户、国家“绿色工厂”4户,关停退出化工企业46户,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改销号922户,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创成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2个。
三、保持“优环境”的强度,着力夯实生态家底。紧紧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淮安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一是立体化保护蓝天。全面落实“点位长”制度,2019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72.6%,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9位。二是集成化呵护碧水。实行河长、湖长、断面长“三长合一”制度,突出京杭大运河、淮河、洪泽湖、白马湖等重点河湖,扎实做好重点断面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去年全市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三是科学化守护净土。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大幅减量、深度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四是系统化佑护生态。结合申创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治理,划定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11类56个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加快形成“环湖生态圈、沿河生态带、湿地生态核”格局。
四、拓展“促长效”的深度,合力构建制度体系。着眼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制度。一是健全组织推进机制。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列入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占GDP比重保持在3.5%以上。二是健全执法监管机制。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用好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污染防治综合监管等平台,对违法行为精准打击。三是健全共享共治机制。在全社会倡导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活方式、文明健康习惯,不断提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公众支持率、参与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