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富乡里 独腿攀高峰
深秋,位于丰县梁寨镇的徐州苏羊羊业有限公司,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正在养羊车间里忙碌。他叫陈家振,多年来他坚持科研先行,带领群众科学养殖,致富一方百姓,成为全国羊业界最接地气的“苏北羊王”,被授予2020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959年,陈家振出生在梁寨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残疾。但他默默许下“养活自己,奉献社会”的诺言,开始学习文学创作,一段时间下来,竟创作20多万字的曲艺、小说作品。由于文笔不错,1977年他被公社推荐到兽医站工作。为了尽快掌握实操技能,他主动要求为门诊医生当助手;为熟悉药理知识,他反复默记药品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机会来之不易,我倍加珍惜。”陈家振说。
起初,陈家振因买不到兽医书籍而着急,听闻外乡有位老兽医家存藏书,他便拄着拐杖步行几十里山路求书讨教。借来的书总要还,怎么办?那就抄下来!16本书,800万字。整整一年,他把借来的书全部誊抄一遍。爱书如命的他还酷爱买书,徐州的新华书店,他一年能跑八九次,省吃俭用留下来的钱,常用来委托亲戚朋友“代购”书籍。40多年来,陈家振购买的各类专业技术资料达3万多册,花费超60万元。
“以书为拐杖,自己才能走得更远。”陈家振说,现在他每天也都会抽出2小时读书,“有人说我是书疯子、书痴,我很喜欢大家这么叫我”。
有了知识的武装,陈家振成为畜牧兽医行业的行家。1998年,他着手创建丰县首个规模化羊场,专门从事波尔山羊的饲养、繁育、运销和技术推广。
饲料从哪儿来,成为规模化养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次在查阅《饲料生产学》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酝酿:“牧区能够种植牧草,农区是否可以借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多次赴北京、兰州等地拜访专家,带回来草种,租用50亩地交叉种植各类草料。通过不断地试种研究,他摸清各类牧草生长规律,筛选近10个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推广,破除农区规模化养殖草食畜禽的难题。
2010年,陈家振率先提出工厂化养羊的理念,开展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科技攻关。“工厂化养羊,就是将一个劳动力养殖千只羊变为现实。”陈家振投入470万元建设工厂化养羊示范基地,把羊舍变为车间,将粗放的饲料管理转为精细化智能监控,成为全国规模化、智能化养羊的典范。
走进陈家振的养殖场,标准化的养羊车间依次排开,全自动的饮水、喂食系统让羊吃上“自助餐”。近年来,陈家振先后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4个,发表科技论文87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9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2项。
一直以来,带领更多乡亲养羊致富,是陈家振最大的梦想。他义不容辞挑起大梁,于2002年创办“丰县绿缘养羊合作社”,并自掏腰包对合作社社员所饲养羊群统一注册商标,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自合作社创立以来,社员由初期170人发展到2100人。
2016年,陈家振又在国内成立首家羊业科技超市,开展技物结合一站式服务,将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和近200种养羊技术产品在科技超市内进行交易,让科技超市成了养羊致富的“加油站”。他还为镇里低收入农户免费开办培训班,制定技术指导计划,既为其预测市场行情动态、告知发展措施,又助其解决场地、草料、防疫、销售等问题。
在陈家振的引领下,当前丰县新建千只以上规模羊场7个,规模养羊的比重由2012年的不足1%提高到2019年的17.6%,山绵羊饲养量由2014年的95万只提高到2019年的135万只,净增出栏30万只,利润超1.2亿元。
如今,年逾六旬的陈家振仍未停下攀登高峰的脚步。他说,未来还要在工厂化养羊的基础上,开展智慧养羊研究,带动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同时,让江苏养羊业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本报记者 张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