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徐州:开启新时代体育强市建设新征程

2020-10-27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徐州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启动年。10月27日,徐州迎来第二十二届市运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万名运动员围绕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多个大项展开激烈争夺,成为秋日里徐州市民的一场体育盛宴。

此前,在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田径协会关于公布2019中国马拉松等级赛事及特色赛事评定结果的通知》中,徐州马拉松赛荣获2019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激荡起人们对今后“徐马”发展的无限憧憬。

近年来,徐州市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民健身热潮涌动,竞技体育人才济济,体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惠民设施,唱响健康“四季歌”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数据显示,去年徐州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高达95.11%,其中男性合格率94.88%、女性合格率95.41%,青少年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达标率为94.7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徐州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每当华灯初上,在泉山科技广场锻炼的市民都会眼前一亮,一批集智能化、人性化、功能化为一体的二代健身路径亮相科技广场。在这里,每种器材只需运动5至10秒,就能启动智能系统,语音播放动作要领及运动指标,屏幕可显示运动时间、所耗卡路里,并动画演示使用方法等,引导群众科学健身。

“平时工作忙,锻炼的时间不多,现在出门走不了多远就能做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欣赏美景,真是太开心了。”刚在新安装的多功能锻炼器材上做完运动的一位附近居民说。

徐州持续推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场馆建设。近年来,徐州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深入实施“六边工程”,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每年在公园、绿地、社区新建健身设施60余处,翻建市游泳训练馆、开展湖北路体育公园敞园提升项目,建设153片社会足球场地,先后建成体育公园59个、晨晚练点6165个、健身器材点5155处、健身步道1079.05公里;城市社区“十分钟”健身圈、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以及体育社团组织实现全覆盖;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近4万人,体育人口占比达45.33%;对群众开放的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7平方米,居全省首位。

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丛林之间,一个个体育公园让市民可以放松身心、纵情奔跑,城市也因此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活力。

不仅如此,徐州市年均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600余项次。今年8月,徐州启动为期4个月的“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近40家单位或机构免费开放80多个场馆,全市各县区则以分会场的形式,举办近50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全民健身活动。

同时,徐州实施千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提升基层社会组织健身服务水平,开展新优健身项目推广活动,举办柔力球、新编广场舞、手拍鼓等项目普及培训活动。持续开展“健康徐州”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行活动,深入基层举办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宣传全民健身理念,引导市民关注健康、参与健身、科学健身。

体教融合,竞技冠军出彭城

在徐州,和群众体育“比翼齐飞”的,是令人骄傲的竞技体育。

许昕、张鑫、程训钊、张雨霏、尤浩、王嘉男、臧哈等一大批徐州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2006年都灵冬奥会,徐州籍运动员韩晓鹏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获得金牌,这是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中雪上项目的第一枚金牌,徐州也成为江苏省唯一既拥有夏季奥运冠军又拥有冬季奥运冠军的城市。

为积极响应国家冰雪运动发展战略,正式组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项目两个省队市办冬季队伍,开创了徐州市承办国家青年队的先河。去年2月,组队不到一年的徐州单板滑雪障碍追逐项目队,正式亮相“二青会”冬季项目赛场,出色完成首秀;同年6月,徐州承办的自由式空中技巧滑雪队,正式入选备战北京冬奥会国家青年队。

今年,国际乒联征集全球球迷心目中由21世纪球员组成的最强球队,出道多年的徐州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许昕榜上有名。9月份,徐州游泳名将张雨霏接连打破尘封11年之久的1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和100米蝶泳亚洲纪录,并破男女4×100世界纪录。

竞技体育人才济济的背后,是徐州坚持精兵之路培养后备人才的不懈努力。今年5月,徐州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在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交流发言,体教融合经验在全国推广,36所学校上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年来,徐州市体育局强力推进体教融合,巩固“市队校办”“市校联办”,推动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同时,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中突出“三有一衔接”标准,为发现、培养和输送体育特长生,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训、管无缝对接提供制度保障。

为鼓励精英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到体校、学校、俱乐部以及体育社会组织执教,徐州每年将全市基层学校、业余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体育组织的教练员(体育教师)纳入专业培训范围,每年青少年通识和基础体能培训600人以上,运动项目专业培训每年10个项目400人以上。同时,将教育部门优秀体育教师纳入“青蓝工程”教练员培训计划,在体育教师中培养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领头羊”,带动项目整体发展。

徐州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办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每年举行市级中小学生市级体育竞赛20余项,参与青少年5000余人;有130余支队伍近3000名中小学生代表县市区和学校参加“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逐渐形成覆盖全市、类别多样、系统衔接的青少年市级竞赛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徐州市体育局局长陈钢说,下一步,徐州将进一步推进体育和教育深度融合,通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不断完善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努力培养、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适应现代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体育产业,注入城市“新动能”

10月3日,第二届环督公湖全民骑游大会暨骑闯天路徐州爬坡赛,在国家级体育特色小镇——贾汪区督公湖景区激情开赛,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300余名选手,在如画般的美景中展开一场充满诗意和挑战的竞技之旅。

这是徐州围绕“体育+”、融合发展体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徐州积极完善独特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民俗资源等建设,以举办大型赛事为引领,发展特色鲜明的运动休闲业,让体育不断融入生活、商业和娱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体育爱好者,带动消费快速增长。

在贾汪,依托山水风光自然优势做大做强“体育+旅游”文章,打造以体育旅游与运动休闲为特色的茱萸山街道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目前,这里已建成全省面积最大的滑雪基地、全省最大的攀岩训练基地、全省首家综合性航空运动基地和亚洲最长的索道,初步形成了淮海经济区集聚程度较高的体育旅游聚集区。

以徐州国际马拉松为代表的竞赛表演产业蓬勃兴起。2019年徐州国际马拉松在中国最具赞助价值体育赛事TOP100榜单上排名第29位,赛事共吸引约10万人次来徐参赛观赛,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带动旅游、购物、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为全市带来新资金1.64亿元,总体产出效应达6.17亿元,在2020年国际田联发布的世界马拉松TOP100榜单中排名第73、国内排名第18。连续4年举办“丝路汉风”国际武术文化节,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武术爱好者,初步构建以武术文化推广、武术用品研发销售、武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产业体系。

以承办省冰雪项目专业队为带动点,徐州依托奥体冰上运动中心、大景山和督公山滑雪场,开展“冰雪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并连续两年承办省冰雪嘉年华,徐州奥体中心也因此被评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一家“全国冰雪运动推广示范单位”。

徐州还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体育场馆资源,为实现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提供保障。徐州奥体中心逐步形成产权国有、企业经营、体育部门监管的管理模式,被列入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作全国试点单位。

围绕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徐州持续提档升级,让徐州制造向徐州“智造”转变。

位于邳州的“江苏康力源公司”采用最新管理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推出数十款智能产品,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互联网+智能健身”个性化服务方案,成为我省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

2017年,徐州市与阿里体育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联合运营徐州奥体中心为重点,依托阿里体育资源强化区域协作,加快推进以徐州市为中心、面向淮海经济区的区域体育信息服务一体化。阿里体育则为徐州奥体中心提供“智慧场馆”管理平台,让这座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活力场馆的体育中心更加智慧化、信息化,全面服务于徐州市民。

同时,徐州加强体育彩票公益形象宣传和销售规范化管理,2019年体彩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今天,体育已成为徐州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体育产业也成为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

“支持体育产业做精做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陈钢表示,未来将坚持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多措并举推动体育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开启新时代体育强市建设新征程。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