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巩固脱贫成果 力保全面小康

2020-10-12

记者: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泗阳县推进产业帮扶,有何特色和经验做法?

徐勤忠:我县精准用好扶贫资金和政策,注重培育“造血”机制,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同时加大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产业模式。

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整合省市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实施高效农业、购建标准厂房、购买机械设备等发展项目58个,每年村均增收14万元。同时,建设县级扶贫产业园,将产权股份量化到经济薄弱村,每年进行分红。将产业富民、改革试验与社会帮扶等扶贫项目资金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工商企业,构建收益联结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精准扶贫,培育了吴勒“一稻三虾”、张家圩菊花、里仁冬枣等一批成功典型。

打造家门口就业岗位。2014年起,泗阳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先后新建标准化厂房180余个,因地制宜招引“三来一加”项目300余个,累计带动低收入人口500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约1.5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把保居民就业作为头等大事,积极设立扶贫专岗,并通过“万人帮企送万岗”等活动,吸引约1200名低收入劳动力务工。在村居设立公益性岗位,直接吸纳低收入户就业1700余人。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子湖片区重点推动330省道林果产业带、滨湖玫瑰花海两大特色产业发展,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带动超过3000名低收入群众增收;涟沭接合部片区建成5万亩优质稻米基地和1.5万亩精品果蔬产业基地,带动2200名低收入群众增收脱贫。大力实施省级成子湖片区关键性工程旅游扶贫项目,带动1200余户低收入群众就业脱贫。成子湖片区还与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苏花食品等合作,建设花生、稻米基地5000亩,带动200余户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脱贫。

记者: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泗阳县如何健全机制确保脱贫攻坚责任全面落实?

徐勤忠:全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扶贫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脱贫攻坚责任明确。“十三五”以来制定出台《关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意见》《泗阳县强化脱贫攻坚职责落实意见》《泗阳县精准脱贫冲刺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各类要素的争取和投入,高效推进各项精准扶贫举措,努力提高精准脱贫成效。

扶贫力量不断强化。全面构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充实县、乡、村扶贫工作力量。各乡镇(街道)组建扶贫办,除扶贫专干外还安排专职工作人员2-3人;村居配备238名扶贫联络员。优选县直部门“一把手”任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选派“扶贫书记”,切实做到尽锐出战、合力攻坚。

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全面开展县乡村“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实现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走访全覆盖无死角。建立扶贫投入和财政收入增长挂钩机制,不断深化“五方挂钩”和结对帮扶机制,常态组织扶贫济困活动,充满活力的社会参与机制不断形成。

记者:省委省政府提出,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势在必行,非抓不可,必须抓好。泗阳是如何落实这项工作的?

徐勤忠:我县始终把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问题作为“三保障”重要内容,加快危房改造和农房改善步伐,更高水平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

深入实施农房改善。对农村低收入农户采取降低5%-10%的安置价格、提供贷款贴息、实施共有产权、“暖心房”兜底安置等方式进行特殊保障。2018年以来,先后实施农房改善项目34个,累计搬迁农户2.7万户,其中“四类群体”3569户。在此过程中,同步做好卫生健康、文化娱乐、基层党建等公共配套。

全面推进危房改造。我们创新采取集中居住区、购置空关房等多种方式进行安置。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288.1万元,改造农村低收入农户危房1356户。

记者: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是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泗阳县在防止脱贫群众返贫、解决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有效探索?

徐勤忠: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以“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省级试点为契机,创新开展脱贫质量动态监测和分级预警,坚决防止返贫致贫风险。

出台《泗阳县脱贫质量动态监测预警实施办法》,重点对“十三五”已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进行监测,对综合致贫原因进行“红、黄、绿”三级分级预警。按照“扶红、帮黄、引绿”分类帮扶,确保年内脱贫巩固率达100%。

记者:经过4年的努力,泗阳提前一年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下一步,泗阳将如何巩固这一成果并实现全面小康?

徐勤忠:我们将坚持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编制实施25个重点项目,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做好“四强”,全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强支撑,大力实施基础提升工程,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强动能,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努力提升造血功能。强福祉,大力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夯实精准脱贫的坚实基础。强活力,大力实施创新增效工程,提升促增收、快脱贫的质量和成效。

本报通讯员 王 勇

本报记者 徐明泽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