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艺术代表之作《拾穗者》
在世界美术史上,米勒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农民画家。他将自己身上特有的朴实和虔诚深情地注入到艺术的创作之中,用真实准确、描绘生动的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农民生活画卷。
描绘民众真实生活的“至高原则”
在19世纪中期之前,西方油画总体上是以表现上层社会生活为主体的,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农民和普通劳动者形象的作品出现,也寄托着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同情与关注,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分画家显然还未自觉形成将描绘生活的真实视为自己创作的“至高原则”。而当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杜米埃和米勒的出现,以及一些艺术家高调坚持以描绘生活真实为创作的“至高原则”,艺术家的创作才真正从表现上层社会生活的主题转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画坛的面貌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开始在艺术上更多地关注起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塑造。
“现实主义”一词也开始在艺术界流行,在当时唯科学主义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对实证主义的崇拜培养了公众和艺术家对真实的鉴赏需求。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画家库尔贝的 “现实主义宣言”,强调了现实是自然和社会现象错综复杂的世界,是自然和历史互动的综合。它与理想主义的粉饰生活方式不同,它是以外部世界的现实为基础。
当时,有一批画家表露出描绘真实生活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以巴黎郊外枫丹白露镇的巴比松村庄为基地,经常在那里写生作画,美术史上将这群画家称为巴比松画派,米勒也被视为其中一员。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不散发着真实生活的浓厚气息,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视觉冲击,借用康德的话说:“毋需推理,而是立刻领悟。”
诞生于巴比松村的《拾穗者》
米勒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半岛瑟堡附近格鲁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喜爱绘画,由于家境贫穷,身为长子的他,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一直帮助家里干农活到20岁。父亲不想再耽误米勒的天赋,将他带到瑟堡,跟随古典主义画家穆歇尔学画。他奋力学画的同时,还不时地回到地里干活。画家朗格瓦洛赏识米勒的天赋,便向瑟堡市政当局呼吁给米勒一笔助学金,资助他到巴黎学习。
到巴黎学习的若干年后,他对迎合时尚的绘画创作逐渐感到厌倦,而土地上的生活情景不时地在他心头沸腾燃烧,他终于画出了自己想要表现的农民劳作的形象《簸谷者》。当时正值法国第二共和国的革命时期,他作品中的农民形象被赋予了革命的意义,因为它表现了劳动和劳动者。这幅画得以在沙龙中展出并被藏家收购,既给他带来了成功,也带来了希望。
然而,米勒始终不适应巴黎喧闹的都市生活,不久他便在第二任妻子卡特琳的支持下,举家离开巴黎来到“巴比松”伐木区正式定居。熟悉的乡村土地,清新的乡间空气,不再间断的干活,为米勒此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源泉和动力。
《拾穗者》及一系列的作品均在此处创作完成。
从三位农妇到“三位女神”
《拾穗者》是一幅给人以心灵震撼的美术作品,如今珍藏在法国奥塞美术馆。
米勒在这幅作品中突出描绘了三位普通农妇正在田间拾穗的劳动情景,周围的环境是沐浴在阳光下的金秋时节,他将这生活中常见的干活瞬间,用绘画的形式使其永远定格在艺术作品之中。
画面的构图看似简单,但却非常讲究,最左边扎着蓝色头巾的妇女,面部几乎被遮住,一只手向前拾穗,另一只手则熟练地将拾到的麦穗放在身后;中间扎着红色头巾的妇女也正在捡着遗留在田里的麦穗,从她鼓鼓的袋子看,似乎收获满满;两位深度弯腰的农妇动作既相近又富有变化,且极为生动,与那位稍微直起身体的农妇形成了呼应和对比,右边半直立的农妇显然在寻找新的发现,她们的脸庞都不清晰,完全靠动态在述说自己的故事,这是典型的农民拾穗时的劳动姿态,其中饱含着劳动者的艰辛与汗水,更透露出米勒对劳动者的深刻体悟和情感。
《拾穗者》体现了米勒一贯的画风与追求,在质朴的描绘中,不乏绘画语言的强化,人物塑造概括有力,在稳重浑厚的色彩基调中,善于利用光的对比,这幅画远处的打麦场及人群就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巧妙地烘托出前景中的主要人物。画面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炫耀的绘画技巧,一切都是真情实感,宛如画中所描绘的农民一样朴实无华。然而,正是这样一幅看似“拙味十足”的画作,却透过绘画的视觉层面,使人们不禁领悟出蕴含于艺术作品深层的令人为之动容的精神内涵。
传说画中的三位女性原型分别是米勒的祖母、母亲以及姐姐,如果从体态和动作等因素来看,可以按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列,但这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在评论这一幅作品时,直接称赞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位女神,足见《拾穗者》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陈世宁(江苏省油画学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