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江苏丰收景里的科技范

2020-09-23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进入秋分时节,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我省夏粮已取得丰收,总产达274.76亿斤,同比增长1.3%,秋粮生产成为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

粮食的高产离不开高效的科技贡献,突破技术瓶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劲持久的科技动力。近年来,江苏农业工作者通过“高大上”的新颖科技手段,解决一系列棘手难题,现代农业正充满“科技味”。

再生稻联合收割机“首秀”增收25%

8月,在句容天王镇戴庄村越光米种植基地里,一台“嘴”更宽、“脚”更细、体重更轻的崭新4LZ-6.0型智能化再生稻联合收割机正欢快地上演着它的“首秀”,爬沟、过坎、收割、脱粒……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十分利索。说起“首秀”的缘由,还是源自去年10月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收获机械团队向农业专家赵亚夫许下的一份承诺。

再生稻,是在一季稻成熟后,只割下稻株上约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由于在原有根系上再次生长,大约两个月后水稻便可成熟收割,实现“一季水稻、两次收获”。

去年,基地100多亩越光再生稻长势喜人,却遇到收割难题。“用普通水稻收割机收割再生稻,碾压率高达40%—50%,严重影响了再生季产量。”当听说江苏大学新研发的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在湖南试验反响热烈时,赵亚夫立即联系了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李耀明随即前往戴庄现场进行对接,并承诺争取把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在今年8月头季收割时送到戴庄。时隔一年,江大收获机械团队如约为越光再生稻“量身订制”了一台智能化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并将其送到田间地头。

“转弯半径有点小!”“我们马上调后台数据。”操作现场,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研究员徐立章不断和操作机手交流,随时调整后台参数。据他介绍,目前该机械碾压率在25%左右,较普通收割机降低了一半,可实现再生季产量提高20%—25%。同时,该机械还加装了智能化设备,具有操纵电气化、割台高度自动调节以及前进速度自动控制等作业性能,大大提高了收割的精准度和收获率。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也让农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车。经过两年试种,戴庄村如今再生稻面积已扩大到380亩,农民每亩可净收近3500元,较从前增收了1000多元。赵亚夫笑呵呵地说:“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学校加强合作,相信能够帮助更多农民享受到农业科技创新的便利和实惠。”

水稻高产有N把科学“利器”

9月,云南个旧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百亩方平均亩产1085公斤,创下连续6年在同一个示范方超过16吨每公顷的世界纪录。这样的高产,不是“凭经验”“撞大运”就能“撞”出来的,而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持有的一把科学“利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告诉记者,过去施肥就是“一炮轰”,前期的秧苗分叉多、看起来长势很旺,但到了结实期,成穗率却很低,收割时农户常常是“笑苗哭稻”。“施肥的关键参数主要包括需氮量、供氮量和施氮量。”丁艳锋说,就像人的一日三餐,早餐、中餐、晚餐要定量,吃多了会虚胖,吃少了又会营养不足。这套理论体系探索出的就是一套科学实用的水稻“营养餐”,即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土壤肥力以及当季的需求量等指标,精确测定水、肥的供给量。

“今年受梅雨期超长、低温寡照影响,生产上面临苗情质量差异大、水浆管理难到位、病虫害易发等问题,必须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弥补前期不良气候带来的影响。”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南京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粮作所优良食味水稻团队首席专家王才林研究员说。针对各地水稻生长和天气灾害、病虫害发生情况,省农科院利用技术、人才优势,在全省23个市县开展水稻生产形势研判和精准技术指导,并结合水稻新品种培育、优质丰产绿色增效等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江苏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保障秋粮丰产丰收中的引领作用,为全省水稻稳产高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几天,新疆察布查尔县的种粮大户张庭固的脸上笑容满溢,在他的直播示范田里,采用北斗导航九道工序复式作业旱直播种植的伊犁新稻42水稻平均产量为737.12公斤,比普遍采用的机插秧田增产119.62公斤。

“水稻种植成本高、用工难、供水矛盾加剧,是造成当地水稻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我们一定要解决!”农机专家、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与察布查尔县种羊场和新疆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北斗导航九道工序复式作业旱直播水稻技术攻关。“我们的北斗导航九道工序复式作业旱直播水稻技术,不仅大幅节省育秧、插秧成本,减轻水稻田间育秧、插秧作业强度,减少劳动用工,还大幅度提高水稻亩产,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张瑞宏教授说。

科学育种,桃瓜不再“看天收”

春季播种,夏季收果,秋季加代,冬季“转场”海南育种试验田……西瓜虽然是季节性水果,但江苏省农科院的专家,却是一年四季都忙在田间地头,忙耕种,更忙品种创新。“提高西瓜品质,创新育种,能让西瓜摆脱市场价格的控制,瓜农不用再‘看天收’。”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玉东介绍,当前拥有国内外西瓜种质资源350份左右,近年来,中心研发的“苏梦6号”等7个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成为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果。

科研育种,帮助“小西瓜”变身“大产业”,也带领更多农民从土地里“掘金”。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沙吉村曾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西瓜种植零散,且缺乏技术支撑,一旦气候不好,瓜农一年的辛苦都“泡了汤”。2017年起,淮阴农科所带着品种、技术、人才扎根当地,示范“苏梦6号”等西瓜新品,建成核心示范基地54亩,孙玉东告诉记者,这种只有一两公斤重的“小糖丸”,可以从5月供应到10月,水分足、口感好,价格稳定在每斤5~6元,比普通西瓜高出好几倍,不仅满足省内需求,还远销广州、上海。

科技赋能农业,提升农产品的价值,这是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沈志军一直以来的奔走方向。“比起一般科研,农业科研周期更长,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他以当下推向市场的新品“慢软桃”为例告诉记者,从试验田到农户真正耕种,花了13年的时间。1年杂交、1年播种“杂交苗”,再三五年结桃,之后还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观察3年,再分别放置苏南、苏中、苏北试点,最后接受农业部复审……“比起传统软桃,慢软桃更适合长途运输,即便在3~5天的颠簸中,依旧能完好到达客户手中,口感、品相都不受影响。”

当前,桃已成为江苏产量最大的水果之一,全省每年培训桃农1000人次以上,集约式、规模化桃树种植模式,不断增加桃产业附加值。每年一度的优质桃果大赛擦亮“江苏桃”品牌,水蜜桃小镇等二、三产,延长农业产业链,为促进桃农增收提供更多路径。

本报记者 王 拓 王梦然 张 宣

供图 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