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鼓楼改革为街道“撑腰”

2020-09-15

“门口的秤要往里摆摆,门前三包责任书在哪里?”“你涉嫌无照经营,现在依法给你开具整改决定书。”“店里物品摆放太乱,存在安全风险,要收拾整齐。”9月10日,鼓楼区宁海路街道综合执法局一行十余人,检查到位于宁海路街道水佑岗的一家废品回收站时,发现了诸多问题,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随后,身穿不同制服的城管中队、市场局、安监局工作人员一一指出,并分别要求现场整改,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宁海路街道城管部部长张骏感慨:“一次出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街道,每天都要直面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各类问题,但总是“看得见,管不了”。而区级部门管理重心偏高,通常是“管得了,看不见”。街道协调部门联动解决,往往“架势挺大,效率不高”。“一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把几家单位叫来多次才能解决。”张骏说。

化解治理难题,关键是要破除部门和区块间的壁垒,把分散的执法力量集中起来。今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基层“三整合”(在乡镇、街道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

根据省市“综合执法一队伍”的文件精神,鼓楼区在先前成立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大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在街道一级成立综合执法局,根据省编办、省司法厅、省政务办联合下发的323项执法权限清单,由各个街道“打勾”选择,最终确定执法局的251项执法权限。来自区城管、市场、安监、公安等部门的523名人员下沉到各局,向街道“报到”。其中市场局下沉比例70%,城管局则有80%。

南京市交警五大队警员段福宇,现在是宁海路街道综合执法局的一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执法局的同事检查一家餐馆,重点是由市场局和安监局检查有无出售江鲜、后厨环境是否整洁、食材是否安全等。

但在检查过程中,一行人还发现了门口的占道停车问题,段福宇立即亮明身份,要求其把车挪开。执法局的城管队员许龙,则向负责人提出户外广告摆放不当,并开具整改决定书。“这要是换以前,街道在检查中发现了次生问题,还要再请我们专门来一次,现在顺手就给解决了。”段福宇说。

宁海路办事处主任胡宇在此次改革中多了一个新身份:街道综合执法局局长。“街道所有主要干部都接受了培训学习,最后通过考试拿到执法证。”胡宇笑着从包里掏出执法证,“我现在每天随身带,随时检查随时执法!”记者在证上看到,他的执法范围包含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市场秩序和经济管理两方面,囊括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此次改革中,鼓楼区13个街道的综合执法局局长,全部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兼任,街道相关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等兼任副局长,把指挥管理权限最大程度赋予街道,效果显而易见。“执法力量得到增强,覆盖面更广!”胡宇表示,之前虽然每年都开展警城联动,但只限于公安和城管两家单位,且不是常态化协作,如今多家部门的职能在执法局内部得到整合,人员统一由街道调动,既能贯穿全年随时出动,又避免了部门交叉产生的“灰色地带”,特别是公安力量的加入,对被执行人形成了震慑,处理问题时“腰板更硬”。

但要让下沉人员心甘情愿接受街道“指挥”,还需更大力度的制度“破冰”。为此,鼓楼区在此轮改革中,在保留下沉人员行政关系的同时,把他们的党组织关系和考核权力转向街道。工资还是由行政关系隶属单位发放,但绩效怎么发、发多少,由街道说了算。把紧了“钱袋子”,就扭住了此次改革的“牛鼻子”。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成效初显的背后,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人员下沉了,执法物资还留在各自部门,街道难以调度;部门集中了,开出的整改单却还是“百家姓”。鼓楼区委编办主任王红丽表示,鼓楼区将继续探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升街道的治理能力,推动“首善之区、幸福鼓楼”建设根基更加坚实。

本报记者 董 翔

本报通讯员 管 茜

责任编辑:王舒婷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