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已成为南昌最鲜明的“底色” 我市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做好“山水之城”大文章
眼下,正是候鸟“大军”南迁至鄱阳湖越冬的时候。在南昌高新区鲤鱼洲(五星农场)白鹤保护小区千亩藕塘内,2000余只白鹤追逐嬉戏,在这个被誉为“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鸟儿们时而展翅翱翔,时而追逐戏水,嘹亮的鸣叫声萦绕耳畔,呈现出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山青、水绿、天蓝、土净,这就是南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好南昌西山叠翠、水城交织优势,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建设山水之城。这正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工作的生动体现。宏图之下,南昌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足做优山水文章,全力打造山水之城,进一步凸显生态优势,不断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做好“水”文章 释放“水”活力
南昌因水而兴,建成区范围内水域面积约36.55平方公里,具有“一江三河串十湖”的独特城市格局。水生态之于南昌,是不能割舍的命脉。为了这一汪清水,南昌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河湖水系治理大提升行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每天晚饭后,沿着河边散散步,既欣赏风景,又锻炼身体,心情很舒畅。”家住青山湖区罗家镇居民周健指着眼前水清岸绿的河塘说,曾经的幸福渠二支河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经过水利部门整治后,现在的河塘是家门口的一块翡翠,令人心旷神怡。
目前,幸福渠八条水系已经治理完工了6条,正在加快推进昌东大道排水河和罗家河剩余2条水系的治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整个幸福渠工程全部完工后,青山湖区的水能够真正流起来,活起来,美起来。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南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5%,全面完成10处黑臭水体整治、6处劣V类水质断面整治;通过整治城市排污排水口,有效实施青山湖区、红谷滩区等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和扩容工程建设,前湖、乌沙河、西湖、蓑衣夹、青山闸排水口水质等城市河湖明显改善。截至今年10月底,南昌全市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8.89%;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四年优于考核目标(77.8%)要求,地表水考核断面无Ⅴ类和劣Ⅴ类水体。
“要打造山水名城、生态都市,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我市绿色生态优势,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市水利局局长胡崇敬表示,市水利局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维护健康河流、促进人水和谐为主线,统筹安排水利发展布局,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保障水生态安全,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绘就“绿”底色 守护“南昌蓝”
绿色,已成为南昌最鲜明的“底色”。开车行驶在通往梅岭的公路上,一条绿色长廊相伴而行;漫步在月亮湾山体公园,绿树送荫,潺潺流水与两岸景观交相辉映……
“周末遇上好天气,我都会和朋友一起来湾里逛一逛,吸吸氧,这里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在湾里洗药湖游玩的龚女士由衷地发出感慨。
日前,湾里管理局正式获得“中国天然氧吧”这一张响当当的“国字号”生态名片。湾里生态“金字招牌”的背后与我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实践密不可分。最新数据显示,南昌全市活立木蓄积为689.9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72.38万亩左右,湿地面积稳定在15.33万公顷,湿地率21.3%。
如今,走在南昌街头,处处绿树成荫。集“游憩、观赏、生态、健身、娱乐”于一体的“邮票绿地”、凸显“绿肺”功能的城市湿地,真正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开窗有景、出门见绿”的宜居环境,更多的绿色资源“走”进群众生活,增加了市民亲近自然、享受园林生活的获得感。
市林业局局长宋明介绍,“十三五”期间,南昌围绕森林资源“三保、三提、三防”任务目标,扎实推进了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全市共实施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3.633万亩,实施封山育林6.73万亩,森林抚育27.35万亩,退化林修复6.3万亩,高标准建设森林村庄752个,完成乡村道路绿化332公里,绿化资金投入达15亿元,全市林业生态优势得到持续巩固提升。下一个五年,全市林业部门将继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发展思路,以建设独具南昌特色的“精致森林、大美湿地”为目标,用好推深做实林长制和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两大抓手,做足“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南昌宝贵的林业资源三篇文章,充分发挥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地以及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山水之城”建设,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此外,近年来,南昌市打响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开展扬尘治理、汽车尾气管控、秸秆禁烧治理、燃煤锅炉治理及工业废气治理等专项治理工作,一大批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南昌蓝”频频刷爆朋友圈,成为南昌一张靓丽的新名片。截至今年11月12日,南昌市PM2.5平均浓度2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优良天数300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94.6%,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无重污染天。
“‘十三五’期间,我市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宏文说,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展现山水之城的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