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2020-11-23

南昌市开展“关爱成长心连心,文明创建手牵手”亲子长卷绘画活动

浩瀚鄱阳,连绵纵横;悠悠赣江,源远流长。

地处吴头楚尾的南昌,在历史长河中,一直熠熠闪耀着文明的光芒。千百年来,人们追逐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创造文明的实践从未中断,文明如皓月映照山川,如繁星点亮苍穹。

洪城初冬,新风满城。

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江西南昌捧回了一项殊荣——南昌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份殊荣瞬间让英雄城沸腾澎湃。

殊荣的背后,凝结着上下齐心、共创共享的辛勤汗水,镌刻着实干笃定、拼搏奉献的干群风采,汇聚着向上向善、常态长效的蓬勃力量。

近三年来,南昌市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汲取经验教训,全面查摆剖析问题,全市动员、精准发力,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市上下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如今的南昌,城市底色更丰富更耀眼——天蓝地绿水清,城乡山川秀美,社会秩序井然,经济蓬勃发展,全民崇德向善,文明新风扑面……

同心聚力

升华城市高度

这是一场锲而不舍、奋力拼搏的追梦之旅。

从这场追梦之旅的第一天起,南昌就一直朝着目标奋力前行,始终把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作为不变的初心与梦想。

南昌市201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遗憾地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失之交臂后,南昌没有气馁,而是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坚持以创建促进发展、以创建改善环境、以创建造福群众,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最终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这是一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攻坚之战。

在这场文明接力中,南昌始终未曾停步,在2018—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南昌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全市上下协同配合、群策群力,始终明确由市委书记任总负责、市长任总指挥的创建指挥体系,坚持高效调度机制,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对各县区(开发区、管理区)、各有关单位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点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主动上门征求近500家省直单位、省属高校、中央驻昌机构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意见建议,找准共建项目、明确共建任务、细化共建内容、量化共建指标,建立常态联系机制。

南昌还充分利用文明创建指挥调度系统对全市10200个实地测评点位进行实时监控,对“数字城管”“12345”市长热线有关投诉及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组织各城区组建市民文明巡访团,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立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段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的创建之路。

南昌市开展了“彰显省会担当 唱响‘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今年之前已完成全市331个老旧小区改造,力争2020年至2022年期间完成1086个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机械化清洗的“马路本色”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41个交通堵点得到了治理,公交都市创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持续开展农贸市场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近三年共改造农贸市场28个……

惠及民生

彰显城市温度

以民为本,是贯穿文明城市创建的初心;人民满意,是检验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准。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在创文过程中,南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面貌,把为民惠民利民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目的,着力解决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在文明创建中彰显城市发展温度。

农贸小市场,民生大工程。

经开区蛟桥镇下罗农贸市场位于下罗三弯路,是保障周边上万人“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场所。由于建设使用时间长,周边道路环境差,市民购物体验差,顾客日渐减少,市场显得十分冷清。

哪里有民生需求,文明创建就延伸到哪里。

外部交通环境差,蛟桥镇就整治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了下罗农贸市场周边的三弯路,建设了有100多个停车位的下罗停车场;内部购物体验差,蛟桥镇就对市场内部顶面、墙面、地面、台面、店面等进行粉刷,更换灯箱、改造下水管道、安装灭蝇灯等,并对水产、家禽、肉类、果蔬、干货等各分区进行标准化改造……

“垃圾不落地了,异味消失了,污水不再横流了,一个全新的菜市场又回来了。”周边村民纷纷回到下罗农贸市场买菜,这里又恢复了原来的热闹。

不只是下罗农贸市场,近3年来,南昌完成农贸市场改造28个,让一大批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只是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按照“保基础、提功能、促品质”标准,南昌还遵循“因地制宜、延续文脉、留存特色”思路,加大老旧社区改造力度,大力推进“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推动机械化清洗的“马路本色”行动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进一步解决小街小巷、盲点盲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和城市出入口改造,严格交通秩序管理,提升交通出行品质……

南昌市围绕城市功能和品质跃升,把创建为民理念落实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定向突破,开展“彰显省会担当,唱响‘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环境治“脏”、交通治“堵”、秩序治“乱”、生态治“污”,加强城市动态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城市有了“颜值”“气质”,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农贸市场华丽转身、市容环境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环境更优美了、城市更宜居了、生活更便捷了,城市功能和品质实现了大改善、大提升,一点一滴,都源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改变。

崇德向善

孕育城市厚度

每一个城市细胞文明了,整个城市就文明了。南昌,正在让“文明细胞”融入我们的城市血脉。此次北京之行,南昌市收获累累硕果,一批单位和家庭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家庭。

新建区溪霞镇店前村就是此次获评的全国文明村镇之一。近年来,店前村把增加村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和提高村民素质四项工作作为文明村镇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来抓,强化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打造出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优美村。

深知文明细胞的延伸,要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里去。为巩固提升创城成果、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南昌坚持文明引领,全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实现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撑。

要建文明城,先塑文明人。

青山湖区南钢街道家园社区有一张“行走的文明名片”——他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志愿者红袖章,有的在修理楼道路灯,有的在修理小家电,有的在清掏化粪池……

他们就是家园社区蔡师傅工作团队,团队创始人蔡木川,曾是原南昌钢铁厂的一名高级钳工。老蔡有过硬的修理技术,无论谁家的灶具、电器坏了,只要打个电话,他马上就会来帮忙修理,而且不收工钱,完全是义务服务。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蔡师傅工作团队的格言。团队每年都要为邻居免费提供各类服务2000余次,他们让志愿服务精神如春风般温暖着社区的每个角落,在社区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友善、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

蔡师傅这样的团队在南昌遍地开花。

近年来,南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设挂牌完成县区、乡镇街道、村社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907个。同时,还组织了专业志愿者深入实践站开展“爱心口罩免费发放”、防疫消杀、“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健康扶贫义诊、走访困难户、文化惠民、环境卫生整治、爱心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创建文明城市这场持久战中,南昌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文明风尚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市民文明素质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了,一朵朵灿烂的文明之花,正在洪城大地绚丽绽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南昌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补齐工作短板,突出创建为民惠民,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强化文明教育引导,保持创建常态长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切实发挥全国文明城市的示范表率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