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扶贫小干部 真情大感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扶贫的路上整整走过了四个春秋,从刚开始对接的贫困户连名字都叫不出,到熟悉他家的每个角落;从原本这辈子都不会与他有交集的人,到与他和他的家人打成一片;从刚开始的遮掩怀疑到后来的推心置腹。四年的对接帮扶,看到一件件扶贫政策的落实,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政府帮扶流露出感激之情的同时,却让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那份坚韧与守望!
我对接的这户贫困户,户主熊士强,今年78岁,出生在安义县龙津镇台山村熊家村小组,身患高血压、帕金森等病;其妻徐良水,今年75岁,晚年患轻微痴呆。二人育有三子两女,大儿子患脑膜炎病,十多年前就离世了;二儿子也患同种病有二十余年,于2019年去世;三儿子很早之前不幸从楼上掉下来,虽保住了性命,但这一辈子都不能从事稍重的体力劳动;两女儿外嫁,家境也只是一般。
初次来到他家时,一幢砖混结构、样式还较新式的三层住房映入我眼帘时,不惊让我感慨:哇,都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怎能成为贫困户?在一旁的村干部忙说:“这是家苦命的人,这房子是他三儿子在外做生意时,很早时就盖好了的,之后就陆续发生了很多事………”。一通的解释说道后,听到外面嘈杂声的熊士强与妻子从家里走了出来,村干部向其介绍了是帮扶干部到访,他也只是哦了声后,就回屋里去了,只有其妻在一旁热情的招呼着。随后的几次走访里,在我们宣讲政策、了解其家庭状况、经济收入来源及个人所需等走访中,他的回答也是夹杂着谨慎、少说及回避态度,或许在他的思维里,政府的政策虽好,但很难落到自己身上。
为避免每次走访贫困户和他们面对面在一起的尴尬氛围,我试着和他们拉拉家常。除了及时填报家庭状况、信息数据、反馈问题,节日里送去慰问语和慰问金、平日里送去大米、油和小家电等小件东西减轻点负担外,经常帮助他们整理房间及清扫周边卫生等工作。在一次帮其整理衣柜时,看到老式的衣柜里没有几件或新的衣服,看到我在整理着,他似乎非常不情愿的把我“赶”了出来,说自己来整理。我站在房门口,看到他佝偻着身子在仓促收拾着自己的衣物,看到整间房里没有件像样的家具,看到寒冬的床上单薄的被褥,就想起了爷爷在世时过着同样艰苦的日子……… 那会我们都还在读书,看着爷爷穿着补丁的衣服、鞋底修了再修,暗自在心中想着:“等我参加工作了,一定要给爷爷买新衣服、新鞋子穿”。想法往往是美好的,但遗憾总是让我们悔断了肠。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爷爷就离世了,出殡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找不到,我伤心的嚎啕大哭,为自己的无能、不懂事而哭,为亲人在世时没有好好相待而哭,为爷爷辛苦一辈子而没能享受几天好生活而哭,但是这样的眼泪似乎没有任何价值。
熊士强的生活里,我看到了那种类似晒谷挑担、整日忙碌不停的影子,敬佩这位老人,同时又很怜悯他。在一次微心愿活动中,虽然他说什么都不需要、家里都有的客气话,但还是为其买了床厚实的冬棉被给他。当他看到时是即惊讶又惊喜,连声说:“谢谢,谢谢,让你们破费了”!我忙说:“这是政府给你们的关怀,希望你们余生好好爱自己,好好保重身体就是对党和国家最好的馈赠。”颤抖的手在接过棉被时苍老的眼中含着泪花,那次的闲聊中,聊到了他的过去为生活奋力打拼,聊到了他儿子时的哽咽与无奈,我注视着他望去远方的目光,似乎在思念着、盼望着、期待着…………
每次的走访,都会让其在帮扶手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颤抖的手和不协调的名字下,发现其身患多种病症,多次向他提起可以申请办理特殊病门诊,需他配合提供相关材料时,起初,他也只是呵呵笑了下,太麻烦了、也批不下来等之类话语。自从上次对我敞开心扉的聊天后,渐渐的放松了对我的戒备之心,还主动问我申请办理特殊病门诊的事。
经过和他在家里翻箱倒柜找病历材料和在医院、医保局来回补材料等奔波下,终于将符合高血压的特殊病种审批了下来,当他捧着特殊病历本时,又呵呵地笑了下,说:“谢谢你小魏,谢谢!也感谢国家的政策,为我每年吃药看病的费用,又减轻不少。”
他,一个年过七旬多的老人,要帮照看生病在院的二儿子,要把家里的2亩地倒腾好,空闲时还开着年份已久的电动三轮车到处捡垃圾换钱,已两鬓白发,听力也没从前好使,手抖的厉害时拿筷子都拿不了,背是越来越驼了,除了在时节、雨天、几次黄昏之时见他呼啦啦的赶着电动三轮车回家外,平时几乎是碰不到他。有时总在想,一位对生活这么充满热情和干劲的老人,怎么舍得让他经历这么多的苦难,或许看到子孙满堂、幸福生活着,就是他的幸福和希望吧!
许多人生活的担子总是一头装着痛苦和不幸,一头载着幸福和希望,当他们靠着自己的顽强和不屈服之心,依然无法保持着这只重担的平衡时,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和措施,显然在他们“幸福和希望”这头增加了砝码,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之路上继续前行。
(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社保局 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