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凝聚智慧 合力开创新局——全国政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编
广泛凝聚智慧 合力开创新局
——全国政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编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3日 第 13 版)
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 |
稳步推进粤港澳协同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 朱小丹
围绕这次专题协商会议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专题调研。分三路两个阶段,分别对珠三角东岸、西岸城市开展实地调研,对港澳进行跨境网络视频调研。先后召开13场调研座谈会和9场跨境视频调研座谈会,发放22份针对不同对象的调研提纲和问题清单,广泛听取意见,增进各方共识。
调研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粤港澳三地肩负使命、主动作为,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重大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创新要素跨境流通更加便利,创新合作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起步。同时,大湾区创新合作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创新基础能力亟待加强。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仍然偏少,吸纳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港澳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二是创新合作格局有待优化。“9+2”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较为突出,科技创新在项目、投资等方面合作不够紧密。三是创新要素仍未实现跨境便捷高效流动。人才政策有待完善,科研经费双向跨境流动渠道有待拓宽,跨境创新链与资金链仍有脱节,科研设备、样本跨境使用成本较高,科研信息跨境交流缺乏平台支撑。四是创新合作政策有待完善。高层次、紧缺人才认定标准不尽一致、门槛较高;仍存在规则不衔接、资格不互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三地知识产权跨境合作体系尚不完备等。五是支持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青年“双创”扶持政策在港澳地区宣传不到位,缺乏规范化服务窗口和流程指引。
针对存在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一走廊、一中心、三枢纽、多平台”大湾区创新合作空间布局。促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向珠江东西两岸各市延伸,形成“9+2”科技创新闭环合作圈。支持大湾区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将在大湾区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应规划。强化深圳河套—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黄埔三大创新特别合作区枢纽功能,鼓励其大胆先行先试。支持三地共建创新合作综合平台体系。
二是推进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衔接。支持港澳参与大湾区各类国家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合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落实大湾区内港澳科创企业同等国民待遇。支持港澳参与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立大湾区国际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三是以规则衔接推动创新要素跨境便捷高效流动。支持三大创新合作区开展银行跨境贷款业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跨境资金池等金融改革试点,探索创投风投基金双向募集、双向投资、双向流动新模式。加快拓展三地规则、资格、标准等互通互认范围,推进三地执业资格互认。开设科研设备、样本过境绿色通道,减免有关税费。支持广东先行先试人才签注政策。三地共建科研基础数据中心。
四是完善大湾区创新合作配套政策。统一由港澳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认定标准,适当降低门槛。支持港澳高校以“一校两区”“学校+政府”模式在大湾区内地建设分校和专科学院。探索知识产权“一地申请、三地授权、权利互认”机制。
五是大力支持大湾区青年“双创”活动。推出专项资助计划,扶持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探索制定港澳大学毕业生入粤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并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完善港澳青年“双创”服务体系。在大湾区内地建立一批港澳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招聘港澳籍大学毕业生试点。
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 吴志良
港澳青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引导支持他们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于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建议:
合作打造国际一流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统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人才高地建设,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应用日益普及等有利条件,积极回应大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科普教育需求,整合粤港澳三地资金资源,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普教育中心,将其作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配套工程,示范带动大湾区各地更加重视全民科普教育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助力大湾区居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逐步塑造并形成热爱科学、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社会风尚。同时,将其打造为加强港澳青少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港澳青少年国家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港澳青少年与内地加强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重要载体。澳门科学馆可以先行先试。
更好发挥各级各类“众创空间”示范引领作用。国家高度重视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先后将“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和“澳门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纳入体系化统一管理,给予大量政策资金支持,为推动粤澳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澳门青年成长成才搭建了新平台。建议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优化制度供给,加快规则衔接,扩大宣传推介,密切项目协作,促进“港澳科研资源—众创空间—内地生产企业”顺畅紧密联结,推动大湾区内各级各类“众创空间”高质量建设发展,推进产学研资源跨境深度融合,引领更多优秀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帮助港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青年一代。
不断优化港澳青年在粤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广东省陆续出台多项支持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城市就业创业的鼓励政策,包括落户补贴、贷款贴息补贴、场地租金补贴、重大活动补贴、参展补贴、创业成长奖励等,有力拓展了港澳青年在大湾区的成长发展空间。建议把吸引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就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进一步降低人才政策门槛,扩大政策受益范围,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并适时组织开展招聘活动。三地合作创办一批国际化职业教育院校,开展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认证,引导更多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接受教育并就地创业就业。设立面向港澳青年的创业就业综合服务平台,优化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并扩大宣传力度,帮助港澳青年“一站式”解决随迁家属就业、就学、就医、社保难题,让港澳青年看得见、听得懂、有获得感,帮助更多港澳有志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创梦、筑梦、圆梦。
推动落马洲河套地区创新合作
全国政协常委 蔡冠深
提升深圳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建共管水平,高质量推进粤港创新合作的实践价值和示范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加大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示范力度。落马洲河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共建共管基础扎实,是全面深化粤港合作、探索便利港人北上创新创业政策的最佳平台。可以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为基础,探索设立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国家级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特别合作区,由中央综合授权,在区内开展“一揽子”政策试点,为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政策、推动全方位跨境融合开展压力测试。一是在区内率先实施“人才绿卡”政策,全面试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并覆盖海外专家、外籍高管等高层次人才,吸引更多国际顶尖创新人才到大湾区创新创业。二是优化科创资金双向跨境流动审批流程,设立大湾区科技创新银行和专项研发基金,重点资助区内前沿科研项目及初创高科技企业。三是以科研项目为管理单位,对区内跨境运送的科研仪器统一免征进口税,探索设立科研样本绿色通道。四是借鉴国际顶尖实验室的先进管理模式,在区内先行先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机制,合作共建信息化科研成果展示平台,联合成立专业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协同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产学研跨境精准对接。
提升重大科创平台和大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1+3”模式(香港1平方公里、深圳配套3平方公里),突破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土地局限,在区内共同设立科技创新管理机构,改变目前深圳河两岸科研布局各行一套、分割管理格局,不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一是深港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合作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联合招引国际大公司等创新主体到河套地区设立全球顶尖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二是在香港设立大湾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及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为河套地区及大湾区内外高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国际化法律服务。三是支持深港共同制定深圳河沿河整体规划,对接双方需求,优化空间利用,在深圳侧园区合作共建大型国际科创会展中心、科技人才宿舍等功能性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加快粤港澳科技合作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 曹健林
自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为推进内地与港澳科技合作,粤港澳三地都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新形势提供了新机遇,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大湾区共布局建设了4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广东28家,香港16家,澳门4家。港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作为内地的伙伴实验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各实验室都与内地有密切的交流合作。中央财政科研经费过境港澳的渠道也已打开,一批合作创新平台、合作成果转化基地、合作专业产业园区都在建设发展之中。
广东在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高新技术和产业升级换代,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19年,广东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达2.8%,深圳更达到了4.6%,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除已在运行的东莞散裂中子源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之外,还有一批大科学装置都在建设和谋划之中。为了实现大湾区建设的新目标,广东还在全省建设了10个省重点实验室,每个都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吸引了全世界大量优秀团队来粤工作。比较起来,三地科技合作还缺乏在国家大战略和大湾区长远发展目标之下的统筹规划,学科方向比较零散,力度也明显不够。为此建议:
港澳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的科技投入不仅是发展的必需资源,也是带动和影响全社会重视科技并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风向标。
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应共同组建专门的合作班子,结合全国和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需求,共同推进大科学工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专业化产业园区、成果转化基地和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共同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共同培育发展环境。
三地的科技工作者应共同组建专业学会、协会,定期交流切磋,促进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共同提高,共同为科技进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的基层科技单位要起带头作用,力争在主要研发机构和部门中都为三地科技合作留出专门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打造全产业链科技创新集群
全国政协常委 闫小培
集群化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可以充分发挥港澳“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打造集“研发—转化—制造—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科创产业集群。建议:
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科创集群协同创新。一方面,发挥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所长,包括港澳基础科学研究深厚、拥有自由港、融资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专业服务业发达,广州科研人员及院所集聚、科研氛围浓厚,深圳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完善等优势,提升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创新的水平。另一方面,发挥珠三角其他城市制造业体系完善、用地条件较充裕的优势,依托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围绕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等对科创体系影响大的产业集群,在大湾区内部形成高度链接的成果转化体系。加强湾区各城市科创企业联系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打造“资本—研发—成果产业化—市场消费—知识产权保护”全产业链科技创新集群。
以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为例,香港高校教授领队、联结全球科创资源、提供创业孵化,东莞本地制造业企业、高校提供生产与劳动力支持,深圳科创企业引进相关业务,这些跨地域科创资源通过产业关联,在松山湖呈现出集聚的空间形态,取得了实质性发展成效。2014年成立以来,该基地先后引进了东莞大疆等近百家孵化实体,孵化成功率近80%。大湾区未来可采取类似模式,通过创新企业及机构的跨地域联系,构建更大尺度的科创联系网络,形成全产业链科创产业集聚。
转变创新方式,完善科创集群创新生态。一方面,建设综合性科创公共服务配套平台。开展大湾区科创产业公共设备需求调研,摸查大湾区科创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对大型公共实验设备的需求,结合国家对科创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科学装置、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管理、成果产业化之间的“大型公共科学装置—充足的基础性科研服务人员配套—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课题招标—先进的科研管理—成果产业化”一条龙配套服务平台。在科创公共服务平台设置与企业对话的机制,及时将市场对科创研究的需求反馈到实验室。另一方面,增强金融等专业服务与人才吸引能力。依托港澳资本优势与国际融资能力优势,拓展市场、政府、社会层面多渠道融资,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科研基金”等多元资金池,构建大湾区科技计划专项体系。发挥港澳专业服务优势,将港澳法律、会计、营销等专业服务的整体服务模式拓展到大湾区合作平台,完善科创产业服务体系。设立大湾区中长期基础研究项目与资助计划,面向全球招标,吸引世界一流科学家、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汇聚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