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织好一张网 托起夕阳红——南昌市西湖区探索建设立体化养老体系

Image 2020-09-07

织好一张网 托起夕阳红

——南昌市西湖区探索建设立体化养老体系

本报记者 张天清 殷 勇 钟珊珊

“来,唱一首《酒醉的蝴蝶》!”

8月26日,在南昌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88岁的陈韵霞老人对着房间里的一台智能音箱喊话,随即,欢快的音乐响起,她拉着老伴的手,开始舞动起来。

这样一对耄耋夫妻,他们的新潮,让人不敢相信;他们的浪漫,更令人异常感动。

陈韵霞介绍,在福利院,她每天都很忙,除了制作手工花、跳交谊舞,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

“年轻人会的,我也会!”她边说边捂着嘴笑道。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陈韵霞老两口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是这家福利院老年人生活的缩影。

西湖区位于南昌市中心城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在这里,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老年人,总人数约10万。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面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如何编织一张既可以适应未来需要,又能覆盖不同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网,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像陈韵霞老两口这样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西湖区不断拓展养老的内涵,积极探索建设多元化、立体化的服务网络,试水更符合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案,初步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大养老”服务体系。不论是不离巢的居家养老,还是不断完善的嵌入式社区养老,或是专业化的机构养老,都力求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由此,他们把养老这项“夕阳”事业做成了“朝阳”产业。

“优而精”打造养老标杆——政策有兜底,服务更专业

幽静的林荫小道,雅致的休闲庭院;几栋错落有致的建筑,掩映在一片绿意盎然之中。这就是刚刚投入使用的西湖区社会福利院二期项目。如果不是事先被告知,记者很难把这里与传统印象中的养老院联系起来。

记者看到,这里不仅环境一流,而且设施完整、功能齐备,特别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针对不同老年人的需求,进行了特殊的适老化设计,如智能护理床、无障碍扶手、坐式洗浴装置等。为防止老人走错房间,每个楼层的路标指引都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分,并引入了智能化的户外电子围栏。老人出门时,可实时监测其位置,一旦走出预设的虚拟电子围栏,呼叫中心可立即收到警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院内还针对失智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在全省率先打造了失智症单元照护区,由几个老人组成一个“家庭”,帮助失智老人搭建简单的邻里关系,助力他们缓解病情……虽然是政策兜底的公办养老机构,却处处见人性化的关怀,处处是精细化的服务。

作为西湖区唯一的公建公营的养老机构,该院在一期项目建成后,仅有180个床位。巨大的供需缺口面前,意味着专业养老机构在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之外,必须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目前,随着高标准的二期项目建设完成,西湖区社会福利院的床位增加到580个。于是,这里有能力将部分床位向社会开放,接收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入住。陈韵霞老两口正是受益于此,最近准备由一期迁入二期居住。陈韵霞表示,她先后住过多家养老院,西湖区社会福利院贴心的服务,让她感受到了公办专业养老机构的高水准,自己和老伴准备长期在这里生活下去。

打造行业标杆,形成示范引领。近年来,西湖区坚持“尽精微、致广大、优服务、创品牌”的理念,以树立“全省政府养老服务事业的标杆”为目标,着力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他们的“专而精”,向人们展示了机构养老的发展方向。

“广而实”推动普惠养老——老人住得进,群众信得过

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公办的专业养老机构虽然做成了标杆,但显然无法满足日益攀升的养老需求。怎么办?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政府资金,肯定是独木难支;单靠社会资本,公益性又难以保障。西湖区瞄准“普惠”这一关键词,提前谋划,精密布局,以政府提供场地,社会力量进行建设和运营的方式,打造普惠型养老机构。

8月26日,记者走进西湖区中正老年颐养中心,在这里见到了56岁的邹仕龙,他精神饱满、体态健硕。但是,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年前他刚住进这里的时候,可是被抬进来的。

当时的邹仕龙,刚被医院诊断为严重的肝昏迷、肝腹水,且下肢不能动弹。至亲的家人不在身边,其他亲人又无暇照料,因为不符合相关条件,公办的养老院住不进,不少私立养老院看到他的状况,也不愿接收。最终,他被送进了这家颐养中心。

“当时我就想着活一天算一天。”邹仕龙感慨道。可是,他没有想到,在颐养中心医生和护工的精心护理下,经过3个月的治疗,自己的身体状况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现在的邹仕龙,逢人就说自己像是“捡回了一条命”。

邹仕龙所在的中正老年颐养中心,就是西湖区着力打造的普惠型养老机构的一个典型代表。

中心创办人周志强告诉记者:“普惠意味着低门槛和微利,就是要通过广泛覆盖和价格优势,让更多人住得进、住得起。”据了解,作为南昌市起步较早的公建民营性质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该中心由于性价比较高,床位一直比较紧俏,入住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该中心供养的老年人超过300人,其中一半以上为失能失智老人,中心自开办以来,依托医养结合模式,入住过的老年人达2000多人次。

养老服务规模化、产业化是大势所趋。西湖区探索的“广而实”普惠型养老,以公建民营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探索出了一套解决方案,推动了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全而细”开展助老服务——养老不离家,空巢不空心

一方面,机构养老无法满足所有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在大部分老年人传统观念里,养老机构是鳏寡、失独老年人待的地方,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家中养老。为此,西湖区“量体裁衣”,借助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把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服务。

前不久,在西湖区南站街道铁路二村社区,一家社区养老食堂的开办,让大家拍手叫好,短时间就吸引了1300多名老年人办卡就餐。

8月26日中午时分,记者走进这家仅有几十平方米的社区食堂,只见这里条件虽有些简陋,但狭长的巷道里还是站满了排队就餐的人,饭菜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窗口里,菜品荤素搭配、种类繁多、价格实惠,最便宜的只要2元一份,最贵的也不过10元一份。大家开心地说:“只要15元左右就可以吃一顿丰盛的正餐。”正在排队的老人郭冬梅告诉记者,她的腰和腿脚都有老毛病,行动不便,平时买菜做饭成了一个很吃力的活,这个食堂的出现让她摆脱了烦恼。

据了解,这家社区养老食堂的出现,得益于当地“1+5+X”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推动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创新,并把养老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优先内容。除了食堂,为进一步满足社区老年人对日间照料、康复理疗等方面的需求,这里还引进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推出了助医、助浴等19项居家上门服务。

70多岁的徐海新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又身体瘦小,无力搀扶,上医院就诊便成了“老大难”。得知社区有了上门助医的服务,老人拨出电话不到10分钟,服务人员就上门了,全程陪护老人上医院,就诊结束后再送老人回家。一次下来,只需花费几十元,比以往从外面请护工,节省了不少时间、金钱和精力。

目前,在西湖区,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站)已有25个,其中社会资本运营的有23个,使得全面而细致的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渗透到社区和家庭,嵌入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西湖区,养老已与幸福密不可分。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