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扩容 建设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再访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提质扩容 建设职教创新发展高地
——再访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 本报记者 陈茜 卢梦梦
9月中旬,落户南昌的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程,正在红谷滩区九龙湖VR科创城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基地西区两栋主楼主体已经封顶,大赛场馆也已完成主体钢结构吊装。按设计规模,基地可同时容纳10000名学生实习实训,预计到2022年,基地线上线下年实训规模达到20万人次以上。
上个月,国家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莅临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考察指导。在九龙湖项目建设现场,陈宝生听取了实训基地整体规划设计及设施配套建设等情况汇报后,对实训基地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职业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窘境。而VR/AR技术的交互性、多感知性、自主性、多元性等特点,将对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科技素养产生重要作用。陈宝生指出,VR技术是职业教育实训的有效手段,一定要做好课程体系建设,用好先进技术。
为何国家级职教实训基地会建在南昌?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教育部和地方以整省推进方式,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在东部提质培优,在中部提质扩容,在西部扩容提质,全面贯彻落实创新举措。“区位优势明显、红色教育资源丰富、职业教育建设基础好、发展环境优、改革劲头足,VR产业发展基础与态势良好,都是江西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合作处处长、虚拟现实研究中心主任万猛表示,全国首个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落地江西南昌,是全国职业教育中部提质扩容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选择。
陈宝生要求,基地在后期建成运营中,航空和轨道实训要有领先特色、综合实训要领先半步形成标准、师资培训要辐射全国。
破难题:解“三高三难” 育“三新”人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传统职业教育的不足逐渐显现。实训设备昂贵,耗材投入较大;院校实训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一些专业实训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小班教学难以实现,缺乏“双师型”教师等问题都是职业院校实训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解决实训过程中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问题,改造传统专业实训模式,打造集新理念、新工具、新技术为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江西省委教工委委员、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裴鸿卫表示。
“目前,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相信随着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和未来投入运营,将对于提升我省甚至全国的职业教育水平,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曾青生说。
联校企:产教融合 共同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面临着技术、产品转型升级的困境,技术研发实力偏弱。基地为企业与高校、相关技术人员的研发和产业化搭建了桥梁,其中创研工坊就是为实现产教融合的具体对接而设计的。“创研工坊将通过和行业龙头企业及职业学校进行合作,围绕企业的人才需求,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让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打通从职业院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基地项目股东及VR技术支持单位——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兰说。
据悉,基地已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双高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由院校承担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工作。
九江职院曾青生表示,学校和基地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定标准:适度超前 领先半步
综合培训要领先半步,强调的是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要适度地超越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到基地而言,一是要对接国际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将最新的技术纳入到实训体系中来;二是改革课程与实训方式,以虚实结合、以虚助实的方式,让实训教学更有效、更便捷、成本更低。”万猛说。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铁已成为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名片。轨道交通产业不仅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自身也正顺应智能化、电气化、轻型化等趋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和基地合作,就是想让学生按照最新甚至超前的实操标准来学习,来应对科技、形势的快速更新。”宁波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军感慨道。
“我们已经和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进行了对接,希望共同进行课程体系的定制开发,率先为轨道交通行业培养出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基地负责人项顺说。
建体系:规范师资培训 促进资源均衡
万猛表示,基地的师资培训辐射全国,不仅是基地规划建设的内容,也是作为全国示范基地的使命担当。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学院前期承担了基地旅游管理和导游两个专业的课程开发任务。谈到基地培训体系建设,该学院院长张蕾说:“之前很多实现不了的实训或实习课程,在基地里都可以得到实现,而且很好地解决了职业院校之间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促进了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基地也搭建了一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共建共享的平台,它具有很强的普惠性。”
据了解,基地在建设时预留了全国各地师资培训的场地和住宿,已基本达到培训全国师资的硬件条件。将来,基地还将把培训活动体系建起来,通过应用研讨会、教师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培训交流。另外,还将通过打造教师培训认证体系,为教学进修学习者提供权威的认证,实现全国师资质量的标准化、优质化。
精内容:专属定制 按需赋形
基地在充分考虑专业实训教学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可行性的基础上,依据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专业和改革专业,优先布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迫切需求专业的虚拟仿真职业能力实训教学区。目前,该基地已完成了8大专业群,25个子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划。其中,8个大专业包括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旅游、土木建筑、文化艺术和公共管理与服务。
据了解,基地不仅对职业高校的学生进行专业实训,针对退伍军人和农民工也有专门的实训课程,实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员还会被挑选出来组成合作企业的预备班。在学员完成基本实训后,针对企业指定要求再次进行培训,把学员打造成为企业的“定制学员”,为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目前,基地已和华为、阿里、腾讯、江铃等企业进行友好沟通,未来将会打造出针对这些企业的专属定制班。
强产业:立足本地 打造标杆
南昌是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南昌航空城就是航空产业在南昌发展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一大例证。以打造“专业化、产业化、智能化、特色化、国际化”千亿产业园区为定位的南昌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中。市轨道交通集团党工部部长孙中伟表示,希望基地可以紧密结合南昌本地轨道交通产业展开技能培训和技术开发,助力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之路走得更实更远。
据了解,基地设置的交通运输大类专业中,包含了通用航空航务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航空物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个专业。目前,基地已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东方航空、江西航空等进行了积极对接。
“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社会适应性,它的天然属性就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航空和轨道交通的领先是适应江西、适应南昌产业发展布局的必然要求。”万猛表示。
保民生:培训下沉 助力脱贫
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决胜决战、全面收官的关键时刻。许多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资金、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严重匮乏,使得学生职业技能较弱,难以达到企业的上岗标准。而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去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就业技能,让他们获取更多就业机会,这就是一种精准扶贫。
“基地通过VR、5G、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让实训资源得以共享、条件得以改善、成本得以降低、效果得以提升,从而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知识维度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基地在脱贫攻坚这一关键节点的历史使命,也是教育人应有的社会情怀。”万猛表示。
“我认为基地可以为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力量,我们通过利用先进技术为下岗工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有能力去应对社会竞争,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刘小兰说。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发展,新兴热点持续密集涌现,VR技术加快走向成熟并与其他技术日益深化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为南昌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提供了新的机遇。
红谷滩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任海斌告诉记者:“作为省重点工程,我基本做到每周一次到现场调度,在征地拆迁、项目前期报建手续、推进过程中遇到问题协调解决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用90天时间实现创研工坊、专家公寓楼封顶,创造了项目建设的红谷滩速度。接下来,红谷滩区一定会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基地建设、高效服务基地运营,让这个国字号项目在南昌大放异彩,树立起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标杆。”
基地各方也切实扛起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责任,正以立足江西、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理念,在红土地上奋力建设着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样板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