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我市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持续57天,为历史最长应急响应时长

Image 2020-09-02

我市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持续57天,为历史最长应急响应时长

本报讯 (记者 刘磊)鉴于当前防汛工作形势,根据《南昌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市防指决定于2020年9月1日12:00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进入正常防汛期。市防指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按照汛期相关要求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继续做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据了解,市防指在7月6日20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随着汛情的发展,7月11日,我市迅速将响应等级提升至Ⅰ级。截至9月1日12时,我市今年防汛应急响应时间持续了57天,创下了历史最长应急响应时长。

应对历史考验

7月份我市遭遇历史最强暴雨,平均降雨总量620.3毫米,为历史同期的3倍,列历史同期第1位。至7月10日,我市18座万亩以上沿江滨湖圩堤全线超警,最多时57座水库超汛限运行。

防汛期间,鄱阳湖17个滨湖水位站点有13个超1998年洪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2个出现超保证水位的特大洪水。赣江四支及滨湖地区出现超历史大洪水。赣江南支滁槎站、中支楼前站、北支樵舍站、西支昌邑站和抚河三阳站水位先后突破历史最高水位,峰位超警2.38~2.82米,超出历史最高水位0.09~0.71米。

此外,11日17时,赣江1号洪峰过境外洲水文站,峰位24.76米,流量19800立方米/秒;18时30分,过境南昌水位站,峰位24.58米,超警1.58米,距历史最高水位低0.22米。受流域降雨影响,潦河万家埠、锦江松湖街也先后出现超警、接近历史极值洪水。

受暴雨洪水影响,截至目前,全市554416人受灾,76385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面积2054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3888万元。

上下齐心者胜

市委、市政府把防汛抗洪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市委常委会连续3次专题研究防汛抗洪工作,市政府党组会、市长办公会连续2次研究防汛抗洪工作。Ⅰ级响应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晓军白天马不停蹄地深入一线督查指导,早晚坚持到市防指指挥调度;市长黄喜忠每天至少有半天在市防指指挥调度,连续深入各县区检查指导。市委常委会健全常委挂点县区防汛抗洪工作机制,市级领导分别深入各自联系县区开展督导检查。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都迅速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坚守一线指挥调度。市防指和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防汛抗洪工作责任,做到“行政负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各类圩堤、水库、山塘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报汛人员坚持24小时到岗到位,确保防汛指令畅通,高效运转。

汛期前,我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汛前及时修复了水毁工程115处,组建了3支共528人的防汛抗洪突击队并开展演练,储备了总额7000多万元的防汛抢险物资,开展了3次防汛工作大检查。

防汛期间,做到预测、预报、预警紧密结合,滚动分析掌握水、雨、工、险情变化,集中强降雨和洪水期间,迅速将响应等级提升至Ⅰ级,动员全市力量防汛抗洪。我市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前转移受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34674人。统筹调度全市防汛抗洪工作,组织召开调度会十余次,发布明传电报80余份,下发调度指令500余次,发送预警短信3万余条,派出防汛专家1000余人次,再次调拨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补充防汛物资,及时调拨钢筋笼、钢丝笼、卵石、块石、麻袋等急需物资直达一线,迅速分发国家防总调拨给我市帐篷910顶、编织布50万平方米、编织袋100万条、照明灯130台直入基层。

全员参与抗洪

I级、II级应急响应期间,我市坚决落实超警圩堤每公里18人,地毯式、全覆盖、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巡查,单日最高4万多人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Ⅲ级应急响应后,精准安排巡堤查险人员和频次,做到“退水不退人,调级不减力”,每天仍保持上万人开展巡堤查险,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

防汛期间,我市协调解放军、武警、消防、安能公司等力量3048人,组织出动民兵17.8万人次,军地结合投入抗洪抢险,遂行了大量的险情处置、群众转移、铺设防浪布、加固子堤、打通巡查通道等抗洪抢险救灾任务。同时在洪峰过后,积极参与抢收抢种、排除内涝等工作。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810个、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1372支、青年突击队229支,设立党员先锋岗2098个,32494名党员、4312名团员青年站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前列,冲锋在前、战斗在前。

水利专家队伍在防汛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本级组建了3支共38人的专家队伍,分别驻点在滨湖重点圩堤开展技术指导。特别是针对赣西联圩、廿四联圩2座高风险大堤,专门增派了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退休老专家驻点指导。此外,各县区积极组织参加过1998年、2010年防汛抗洪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水利、土专家共1600人,参加巡堤查险和抢险排险工作。防汛抗洪以来,全市及时发现并成功处置各类险情208处,其中较大险情60处。

推进灾后重建

汛期过后,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农业生产恢复等工作,是接下来工作的重要一环。

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恢复。我市将组织专家技术力量,加强中晚稻田间管理,促进壮苗;大力推进改补种工作,推进8月中旬后退水区域及时改种旱粮和经济作物;提前做好高温干旱和病虫灾害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秋粮丰产稳产。

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在今年汛期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进一步抓好提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今年,我市将科学完善“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加快编制灾后水利建设计划,扎实谋划开展水利工程补短板建设,提高城乡防汛能力。迅速修复225处水毁水利设施,确保明年汛前全面完成任务;加快推进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条堤防提升加固整治、18个洪患村镇洪涝整治、2个国家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9个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新建改建城市电排站8座、新建防汛物资仓库13个,力争“一年见成效、三年出亮点、五年大变样”。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