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共投入36亿余元用于垃圾分类 建成区居民分类设施和公共机构分类均100%覆盖
我市共投入36亿余元用于垃圾分类
建成区居民分类设施和公共机构分类均100%覆盖
本报讯 (朱梦凯 记者 刘磊)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共投入36.01亿元,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分类设施建设、人员队伍组建等。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区居民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公共机构分类覆盖率为100%,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队伍全覆盖。
建成区居民分类设施覆盖率100%
南昌市作为全国46个首批开展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的重点城市之一,从2017年开始,通过抓宣传、强设施、明制度、建体系等措施,强力推进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全市共布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11.3万只,设置各类宣传展板条幅12.6万块,1531个小区完成了四分类投放设施建设,覆盖居民人口约228.76万,建成区居民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分类收集转运车实行专车运营,配备四种类别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车辆共计1518辆,垃圾分类督导员共计4764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队伍全覆盖。
我市还全面启动了分类示范片区打造,在各县区推进了26个以街道(镇、处)为单位,整体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实行三个全覆盖,即在示范片区内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
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零填埋
为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南昌市共投入末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经费32.75亿元,省级拨付专项经费1000万元,市本级拨付专项工作经费1.02亿元,各县(区、开发区)投入2.23亿元。
目前我市建有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厂4个,麦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3400吨,麦园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餐厨垃圾180吨,麦园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日填埋垃圾30吨,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1260吨,调运到宜春市高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120吨,南昌市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零填埋。同时,列入市重点工程项目的泉岭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项目(设计处理能力1200吨/日),正在全力加快推进,预计于2021年底建成。
此外,为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弥补公共服务不足,东湖区筹建了江西省首个大件垃圾破碎中心,引进专业公司化管理,日处理量达20吨;西湖区也建设了一个生活垃圾分类分解中心,引进了大件破碎处理设备,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这标志着南昌垃圾分类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共机构分类覆盖率为100%
截至目前,全市2822个公共机构全部配备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公共机构分类覆盖率为100%。
我市先后在市政府行政中心和红谷大厦、机关各食堂设置了407个分类垃圾桶、50余个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全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的重点工作进行同研究同部署,明确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处置要求。协同各县区、各市直单位加快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南昌县在行政中心及街道投放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机十余台;青云谱区垃圾分类智能回收运行以来,每周垃圾减量约500公斤;经开区在招商大楼、行政服务中心、信访大楼放置三分类垃圾桶130多个;青山湖区在区机关大院放置70多个,各个县(区、开发区)纷纷加大了设施投放力度。
走出垃圾分类南昌模式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工作创新及好的经验做法,走出了垃圾分类的南昌模式。
湾里率先实现了全区域垃圾分类、全区域第三方服务、全区域第三方考核。湾里按照市场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政府协调的方式,全区域均引入了第三方公司开展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厨余垃圾实施就地处置利用;同时又引入了第三方监督公司,对各街道垃圾分类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工作经费。
此外,为解决“分类难”、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我市积极探索利用科技手段,增设智能分类设施,通过建立“绿色账户”、实现“无臭处理”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度。
东湖区豫章街道聆江社区设立南昌市首个智能垃圾屋取代露天垃圾桶后,实现了“零垃圾桶小区”的理念。目前,全市共有341个小区先后增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让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更加轻松便捷。
此外,为激发群众热情,我市还不断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积累积分,兑换环保垃圾袋,或通过社区自动无人售货机、商盟、线上商城等方式进行礼品的兑换,极大地激发了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主动宣传垃圾分类的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