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政策导向精准,为经济发展持续赋能 上半年南昌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Image 2020-07-31

政策导向精准,为经济发展持续赋能

上半年南昌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胡军明 周阳 艾菲 本报记者 邬靓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双重压力,我市财政部门坚持“稳”字当头,科学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有力,“六保”“六稳”工作推进扎实,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昨日从南昌市财政局获悉,今年1-6月,南昌市财政总收入完成528.4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1.3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9.6%。两项收入税收占比均排名全省一类城市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两项收入分别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56%和57%,顺利实现收入“双过半”。

迎难而上,驱动城市发展主引擎

面对疫情大考,上半年,我市金融业在逆势中交出亮眼答卷,税收额同比增长12.8%。重点税收行业也逐步回暖,6月份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四大行业降幅较前5月分别回升3.4、0.9、0.3和0.8个百分点。这份“成绩单”,既晒出了财政支持的力度,又亮出了政策导向的精准。

拨付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68亿元,安排市级科技发展专项资金4.2亿元,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2亿元……这不只是一串串数字,更是市财政促进城市发展的“活动轨迹”。

为给企业发展增添“燃料”,市财政今年预算安排新型研发机构、各类研发平台、创新载体扶持资金1.58亿元,着力搭建创新平台,引导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进一步激发科技企业发展潜力。目前,我市已经成功引进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这对我市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研发水平意义重大,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

此外,为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上半年市财政专门预拨2亿元人才资金建立政策兑现资金池,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财政保障力度。

理财为民,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

理财之道,重在用之于民。市财政坚持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真金白银兜牢民生底线。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类支出累计完成272亿元,占全市支出比重达76.6%。

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市财政及时开通防疫资金支付和疫情防控采购“绿色通道”,确保防疫资金和防疫物资及时到达一线。上半年,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达6.92亿元,有效保障医疗救治、设备购置及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

为保障我市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上半年,已累计下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67亿元。再次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和城镇特困、农村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补贴标准之高位列全省第一。发放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价格补贴1252.85万元,累计受益12.36万人次。

为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复产复工,市财政累计拨付困难企业及企业稳岗补贴资金1.83亿元,支持和鼓励企业稳定职工队伍。今年上半年,及时拨付各类就业资金1135万元,帮助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对创业和再就业的作用,上半年市本级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93万元。

为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市财政加强库款情况动态监测,引导县(区)财政部门合理管控库款,加强对“三保”困难县区的重点督导和支持。压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督促各县(区)采取有力措施兜牢“三保”底线,优先保障工资支出。

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持续赋能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市财政坚持向内挖潜,将节支与改革结合并行,以体制机制改革来提高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为经济发展持续“赋能”。

在“开源”方面,市财政着力加大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争取力度,上半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市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90.6亿元,超去年同口径138.52亿元,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争资任务。同时,大力推动社会资本涌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截至6月底,全市已落地实施的PPP项目共24个,投资规模约250亿元,引入社会资本达212.5亿元。

在“节流”方面,市财政坚决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刀刃上。2020年市直部门预算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10%,“三公”经费一律压减3%。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