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风雨同舟战洪流——南昌新建区防汛工作纪实

Image 2020-07-17

7月12日,南昌新建区昌邑水位达到22.54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1米,距保证水位22.69米仅差0.15米。7月11日晚,新建区将防汛II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洪灾面前,80万新建人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不畏艰难,打响了一场防汛抗洪的家园保卫战。

“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保人’是前提、‘保堤’是重点,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统筹一切资源,动员一切力量,用尽一切办法,力保全区平稳度汛。”在防汛救灾前线,新建区委书记饶绍清的话掷地有声。

岸堤坝巡查,基层党员冲在一线;圩堤塌方渗漏,干群连心下河堵漏;共筑鱼水情谊,军民共同保卫家园……在新建区防汛一线,处处可见迎洪而上的英勇姿态。

镜头一

保卫大堤安全,就是守护身后的家园

7月12日,站在廿四联圩上,宽阔的水面让人有种身在大海边的错觉。由于水位升高,水域面积一下扩大了很多,直逼大堤。

“今天9时,水位就达到22.54米,超警戒水位。”脚穿雨鞋,联圩镇党委书记邱新农面带倦容,“堤内已经出现渗水,如果任由其发展,很可能会发生险情。”顺着邱新农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堤坝内慢慢渗出的水已汇成了一条小溪。“廿四联圩保护的近20万亩农田中,联圩镇范围就占了10万亩,保卫大堤安全,就是守护身后的家园。”邱新农说。

40多公里的大堤上,防汛保家的红旗迎风招展,每隔几百米,就有当地百姓和干部一道,查水情、装沙袋、堵渗漏。在这群人当中,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有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有细心周到的妇女,甚至还有经验丰富的老人,他们自愿自发地走到了防汛一线,用双手和汗水去守护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和家园。

25岁的陈昌庆是联圩镇象湖村人,此前一直在一线城市务工,当得知家乡受灾后,他毅然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参加防汛。“这里是我的家,如果家没了,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他一边说话一边拿起一条编织袋,麻利地铲进黏土和卵石,深一脚浅一脚地运到水边。“我年轻,扛得住,更应该担起这一份职责和使命。”陈昌庆告诉记者,除了承担体力活,他还主动要求加入夜间巡逻队参与巡堤。“这么多叔叔伯伯都在忙,我也跟在后面学点防洪知识。”陈昌庆说。

众志成城,齐保家园。“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拼尽全力,坚决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邱新农表示。

镜头二

驻地就是故乡,百姓就是亲人

“一二,加油!”“一二,加油!”……7月12日上午11时,廿四联圩聂家舍路段响起整齐的号角,东部战区空军某部官兵在副部队长王亮的带领下,跳进齐腰深的水中,铲泥沙、填砂石、运沙袋,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围堤。

这是一支与南昌有着特殊情缘的英模部队。这支部队参加过1998年抗洪,荣立集体二等功。20多年过去了,爱民为民的情怀依旧,人民军队的军魂依旧,尽管战士们早已换了面孔,但守护群众的决心未曾改变。

部队开赴廿四联圩聂家舍路段。“险情就是命令,驻地就是故乡,百姓就是亲人。”王亮说,一到大堤就发现内堤出现了4个泡泉群,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今天打算用一天的时间,堵住这4个泡泉。”

近百斤的砂袋一个接一个有序传到岸边,再沉到水里,战士们手被砂石磨出一个个血泡,肩上被编织袋勒出一道道印痕,但手上的活始终不曾停下。“两天时间里,我们每天奋战12个小时以上,但官兵不喊苦不喊累,始终坚守在救灾一线。”王亮说,人民的需要就是子弟兵前进的方向,群众的呼唤就是子弟兵最大的动力,“这里就是战场,战斗没有结束,我们就不能休息。”

搏浪击水筑铁堤,风雨同舟显赤诚。“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肆虐的洪水中,一次又一次得到最生动感人的印证。在驻昌部队的帮助下,堤坝的一处处险情成功得到处置。

人在堤在!大家平安了,小家才能幸福。在不远处,村民陈良根正驾驶着耕田机在耕作。“前面是滔滔江水,后面是青山绿水。有了党员干部和部队官兵为我们把守,还有啥不放心的。”陈良根说。

镜头三

我不睡觉没关系,百姓睡得好比什么都好

“现在水位还在上升,大家一刻都不能放松麻痹,特别是大堤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极容易出现渗漏、泡泉等险情,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确保险情能及早发现,尽早处置。”12日上午,似火的骄阳炙烤着鄱阳湖,铁河乡党委书记熊辉正沿着大堤巡查。

碧绿的迷彩服将全身逼出一阵阵热气,因为暴晒而黝黑的脸庞、杂乱的头发,透着疲惫。套鞋沾了许多已经干燥了的污泥,坚定的眼神、胸口熠熠生辉的党徽,彰显着担当。

作为一名基层老书记,熊辉参加过1998年廿四联圩抗洪抢险。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后,他始终没有离开抗洪一线。“铁河乡位于鄱阳湖的末梢,是五条河水汇聚的地方。赣西大堤铁河段是新建区的重点防护大堤,内外堤总长约31公里,周边五个乡镇的内河、外河都在这里汇聚。”熊辉告诉记者,得益于那段时间的累积,他现在处理险情有了一定的经验。

7月11日下午3点,熊辉接到报告,方舟分厂发现一处泡泉。为了确保安全,他立刻带领乡镇干部赶赴现场,除了采用传统的卵石“压制”办法外,又紧急调度了2400方泥土,对泡泉周边的外河道进行填土,确保万无一失。

22个小时里,大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忘记危险,也忘记了休息。直到12日凌晨5点,工程结束后,熊辉才回到指挥部,睡了不到4个小时,又再一次行走在大堤上。

忠诚,铸刻在党徽上;责任,凝聚在行动中。“我是党员,我不睡觉没关系,守住大堤,百姓就能睡个安稳觉,百姓睡得好比什么都好。”熊辉说,洪水不退,党员不撤,这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选择了党的事业,再艰苦也注定风雨无阻。


责任编辑: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